随着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的协同发力,政策“组合拳”成效逐步显现。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消费、服务业、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升,社会预期持续改善,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积极因素累积增多,经济运行回升势头增强。
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3%,比上月加快1.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比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10月份,市场销售、服务业、进出口等相关指标明显回升。
从市场销售看,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396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增速比上月加快1.7个百分点。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9.2%、18.0%、7.4%、3.7%。
从服务业看,10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3%,增速比上月加快1.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在增量政策带动下,金融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生产指数都出现了明显回升,批发和零售业回升的幅度为2个百分点,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回升幅度达到或超过3个百分点。
从进出口看,在全球贸易增长趋缓背景下,我国货物贸易竞争优势继续显现,10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6%,比上月加快3.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11.2%,加快9.6个百分点。
“随着各项存量政策的加快落实和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加力推出,10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升,社会预期持续改善,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积极因素累积增多,经济企稳回升势头明显。”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当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为实现全年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从9、10月份经济运行变化来看,特别是从10月份来看,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的信心。”付凌晖说。
他说,信心来自于经济回升势头的增强、宏观政策效应的显现和市场预期信心的提振。
10月份是增量政策推出后的第一个月。从当月情况看,政策成效开始显现,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升,特别是“两新”“两重”政策相关的新能源汽车、家电、文化办公用品等商品销售大幅度增长,水利、生态保护、道路等基础设施投资也在稳步回升。
“下阶段,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政策组合效应会进一步显现,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会不断增多,为四季度经济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付凌晖说。
企业和消费者预期也在改善。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1%,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是今年5月份以来首次回升到扩张区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比上月上升2个百分点。消费者信心指数在连续六个月回落之后首次出现回升,比上月提高1.2个百分点。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