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4年12月18日 星期三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湖北省食品安全辟谣联盟成立

社会共治粉碎“舌尖上的谣言”

    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人人有责。近日,湖北省食品安全辟谣联盟成立仪式在武汉食品化妆品检验所举行,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和谣言治理的新模式,构建食品安全谣言体系化治理格局,粉碎“舌尖上的谣言”。

    据介绍,该联盟将积极预防和化解网络食品安全相关舆情事件风险,构建健康清朗的网络环境,营造科学健康、诚信有序的食品安全舆论氛围,科普食品安全知识,增强广大消费者辨别谣言的能力。

    近年来,武汉市上下齐心协力,坚决落实国家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牢牢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蝉联“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殊荣,持续保持城市食品安全治理水平第一方阵。

    “为什么食品安全谣言有生存空间,是因为有人愿意信谣、传谣,部分人缺乏科学判断力,有人造谣是为了博取流量。”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潘思轶说,食品安全谣言不仅扰乱了百姓的消费判断,而且对行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不少自媒体和网民利用人们对食品安全话题的关心关切,传播涉食品安全相关不实信息,扰乱公众视听,贩卖焦虑情绪。

    潘思轶认为,在加大打击食品安全谣言的同时,推动建立全社会建立多元共治的机制,形成全链条,立体式的治理模式,政府、媒体、高校、企业等各个利益相关方要共同参与。对食品安全谣言,几乎没有有效的惩戒措施,相关的法律条文可操作性也不强,要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

    从事自媒体行业近20年的网络大V“美食俊俊”表示,自媒体要保持理性分析,增加自身科学的素养,不要相信未经证实的信息。当发现身边的人在传播食品安全谣言时,要及时予以纠正,要劝说其他自媒体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要相信可靠的信息来源、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

    现场,行业专家、主流媒体、网络大V等联盟志愿者签署《抵制食品安全谣言倡议书》,并参观了武汉食品安全科普基地展馆和武汉食品化妆品检验所实验室。

    食品安全问题与民生密切相关,容易成为各种民意表达的出口,甚至成为个别群体攫取名利的工具,进而滋生食品网络谣言。这些谣言不仅给公众带来“安全焦虑”,也伤害到整个食品行业形象。武汉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食品安全辟谣联盟成立,将汇聚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力量,加强信息公开和科普宣传,净化媒体生态和舆论环境,构建起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治理食品安全谣言的格局。

    湖北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为“湖北省食品安全辟谣志愿者服务队”授旗并强调,湖北省食品安全辟谣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我省食品安全辟谣工作由事后辟谣逐步转向事前事中科普预防与事后答疑解惑的工作格局,对营造科学、健康、理性的食品安全消费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全省各市州市场监管局代表、行业专家、网络大V参加了湖北省食品安全辟谣联盟成立仪式。

    (唐煜 陈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