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代表委员热议如何跨过转型这道“坎”

转型闯关,企业要当主角

    □ 长江日报记者汪甦 宋磊 金文兵 陈永权 刘海峰 郝天娇

    城市发展在“转型”,企业更要主动打开发展新天地。

    如今,转型发展成为全市工作主轴。两会期间,围绕如何跨过转型这道“坎”,企业家代表委员展开热烈讨论,大家表示,转型闯关,企业和市场要当主角。

    ■ 传统国企重组推进近百项改革:

    只有这样才能轻装上阵

    “这一步很难,但必须要做,只有这样才能轻装上阵、转型发展。”连日来,市人大代表,武钢集团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肖扬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多次谈到,作为“国家队”,武钢集团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承担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宝武联合重组以来,武钢集团全方位推进近百项改革。肖扬说,武钢集团要主动融入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城市钢厂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升级,加快转型发展和产城融合步伐。

    对于广大企业而言,挺膺担当的底气何在?

    市政协委员、中乾立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巫世峰分享转型心得时说,作为一家工程咨询类的民营企业,他们在探索数字化转型中尝到了甜头,去年利润增长10%。

    “‘转型’,我们成功地迈出了这一步。尤其是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降本增效有显著效果。”巫世峰介绍,依托数据资源,企业建设了“全过程工程咨询数字管理系统”,这个系统通过数据整合利用,将企业人员、流程、数据、技术与业务集成在一个平台,能帮助客户精准把控项目质量、成本与投资风险。

    去年,企业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完成《城市公路隧道智能监控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巫世峰说:“我们有底气,未来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坚定不移,企业的发展之路也必将越走越宽阔。”

    “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转型就是通过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替代旧模式、旧业态、旧技术、旧材料旧能源,以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市政协委员、湖北荆楚朗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倪朗坦言,企业转型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有通过科技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才能保持市场竞争力。

    企业自身努力转型,政府部门也在全方位支持。倪朗说,此前,企业一个智慧城市项目急需资金投入,东湖高新区相关部门主动对接,仅用2周时间,公司就拿到了银行发放的700万元贷款。

    “政府的大力支持,永远是企业转型发展的坚实后盾。”倪朗认为,只要政企始终同向发力,一定能够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

    ■ 中小企业被市场倒逼转型:

    迈过这个“坎”一路驶入快车道

    生产线上,先进的生物塑料全自动化设备有序运转,将稻壳、竹粉、农作物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加工转化。这些原本被遗弃在田间地头的“边角料”,摇身一变成为了绿色原料。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产品从此出发踏上了全球之旅,已经成功销往欧盟、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市场崭露头角。

    “上游可将农林废弃物变废为宝,下游可引领本土塑料加工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带动行业发展,打通生物基新材料全产业链。我们有信心占领更多的国际市场。”面对企业转型,市政协委员、武汉华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立斌坦言是“倒逼而来”,企业生产的生物材料制品超八成出口海外,对产品碳足迹、碳排放都有要求,迫切需要转型发展。

    张立斌介绍,目前,企业正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加大生物基材料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碳足迹”排查,引导全社会生产消费绿色转型,让低碳“有迹可循”。

    “AIGC这个新兴行业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市政协委员、武汉创展云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戈说,近年来,企业捕捉到了数字创意产业的巨大潜力,在数字展陈、扩展现实XR、数字孪生、AI元宇宙等数字创意领域不断探索前行。

    探索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陈戈坦言,企业正在探索通过AIGC、机器人视觉等实现节能降耗,这个过程中,企业也碰到了协同不足的问题,“这是一片深蓝大海,一家两家企业撑不起来,需要大家协同起来,不断突破技术瓶颈”。

    这次两会,他带来建议,希望政府和行业协会进一步引导,打破传统思维,接纳新技术,营造更包容创新生态。“如此,武汉企业定能借转型浪潮提升竞争力。”

    “瞄准‘转型’,聚焦资产、低碳和人工智能,我们的方向选择非常正确。”市人大代表、万睿数字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昌盛认为,数字化时代,企业转型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迈过这个“坎”,将一路驶入“快车道”。

    万睿数字的总公司——万物云空间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多年来投入数字化转型,企业推出“灵石”边缘服务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分析和决策,自动调配服务现场的人力资源与机械设备,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2023年年报显示,万物云核心净利润大幅增长29.8%。

    陈昌盛说,万物云正向上下游业务链延伸,向能源管理转型,计划用3年时间成为不动产领域的节能先锋。

    ■ 转型总有阵痛和困难:

    但我们视为成长机会,靠创新来克服

    踏入办公室,灯光自动亮起,空调调整到最舒适的温度,窗帘缓缓拉开;离开时,一切设备悄然关闭,节能在无声中实现。这项毫米波雷达AI算法智能建筑空间自控系统来自武汉合一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它能精准检测楼宇内人员的存在状态,并据此自动控制设施的开关,实现整栋大楼的智能化管理。

    “我们的传感器灵敏度极高,能捕捉到最轻微的动作,这都来源于科技创新和企业创新的深入融合。”市政协委员、合一智控总经理唐志清介绍,2023年,企业从深圳大湾区落户武汉,面对市场转型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压力,合一智控通过灵活调整市场策略,将业务重点转向央企项目,特别是对绿色低碳发展高度重视的客户。

    “在推广国内首创的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技术时,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如有些政府缺乏相关预算、相关单位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但我们将这些视为成长的机会,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来克服困难。”唐志清说,在解决推广过程中的难题过程中,合一智控推出了“免费托管服务”的新模式,不仅解决了资金和预算的问题,也为建立信任打开了市场大门。

    “今年元旦,我们向土耳其出口番茄杂交种子。”市政协委员、武汉庆发禾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晓波兴奋地介绍,“我们搭乘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扬帆出海,将武汉的种子卖向全球。”

    种业是农业的核心要素,其战略地位可与芯片相媲美。近20年来,庆发禾盛公司累计投入科研经费数千万元,在杂交水稻、油菜、西甜瓜、蔬菜、花卉等种子培育方面寻求突破。

    “全省已有八成以上种子企业集聚武汉,部分企业规模仍然偏小,能够提供的种业服务偏弱,仍然需要持续发力。”朱晓波说,企业在新形势下的转型升级,总是面临一轮又一轮“阵痛期”。因此,企业计划在技术上持续创新,不断推出市场需要的新品种;同时,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探索新思路寻求新发展。

    “企业转型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需求,也是产业升级最基本的需要。”市人大代表、卓尔智造集团常务副总裁曹天斌认为,即使是传统企业,也需要向智慧化数字化转型,以取得更好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满意度更高的产品和服务。

    曹天斌介绍,汉口北本来是一个非常传统的批发市场,经过不断转型升级、数字化智慧化的加持,以优化供应链的方式把源头好货引到这里来,保证了在汉口北可以拿到最高性价比的商品,获取了更多的消费者。

    “比如,鲜花小镇的花来自云南斗南鲜花市场,渔人码头则是四大海港直送的海鲜,这些都是崭新、有效的做法。”他表示,汉口北的转型让这里从一个单纯购物的批发市场变为电商直播聚集区、武汉市民的微度假胜地、美食集聚区、夜经济集聚区以及供应链管理中心。

    曹天斌说,最终目的是把汉口北打造成一个市民的购物公园,“让一家老小都能够找到他们喜闻乐见的项目,获得满足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