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1月18日 星期六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跨汉江慢行桥串联起两江四岸景观步道

    □ 长江日报记者汪文汉

    漫步或骑行街头,放松身心,休闲又健身,绿色又环保。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正享受慢行系统带来的便利与美好。

    “建设绿色慢行交通体系”写进2025年湖北十大民生项目,提出要更好满足群众“快行慢游”的出行需求。什么是慢行交通?为何要建设慢行交通?怎样建设?省两会期间,与会代表委员们展开热议。

    ■ 慢游,且慢且美好

    1月17日清晨,武昌生态文化长廊笼罩在晨雾中,骑行爱好者身着运动装备,在4米宽的绿道和2米宽的步行道上悠然骑行。路面平坦开阔,沿途绿植繁茂,为冬日城市带来勃勃生机。

    “在这里骑车或跑步,每一步都像是踩在画里,一天的好心情就此开启。”市民郭文俊是家住青山区十九街社区的老街坊。他说这条城市绿道不仅深受周边居民喜爱,还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前来拍照“打卡”。

    武昌生态文化长廊就是武汉慢行交通系统建设的一个样板。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人行步道和自行车专用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随着慢行系统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居民拥抱绿色出行,在漫步或骑行间乐享慢生活的悠然韵味。“要实现慢游,需建设慢行交通系统。”省人大代表、风脉能源(武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毅表示,慢行系统是城市交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优化道路规划、设计为行人和非机动车辆提供了安全、便捷和可持续的出行选择,还能缓解道路交通压力、提升城市交通效率。

    省政协委员、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上官莉娜认为,城市“快行”是指依托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构建“快行”交通网络,提高市民通达性和便捷性;“慢游”是指推进建设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慢游”交通网络,即因地制宜建设城市绿道、自行车道、步行道等“慢游”设施。

    上官莉娜认为,慢行不仅能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助力提升通勤体验。人们可以沉浸式地用脚步丈量城市,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 这是一种绿色的生活态度

    “慢行,是一种生活态度。”省政协委员、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不仅喜爱城市漫步,在慢行中领略城市魅力,而且还是马拉松爱好者,曾多次参加汉马、荆马等赛事。她说,打造城市慢行系统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未来交通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加快新建、改建和扩建城市道路慢行系统与绿道系统等举措,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从私家车出行转向步行和骑行,不断增强的绿色出行意愿引领着崭新的绿色生活方式。

    邹薇认为,与高消耗和高排放的机动化交通相比,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既节能又低碳。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能有效减少燃油车的使用频次和行驶里程,从而降低碳排放,“城市慢行系统的建设将推动公众转向绿色出行,对建设绿色、环境友好的社会至关重要”。

    看似微小的出行改变,积少成多也能聚起不可忽视的绿色力量。有关数据显示,采用自行车出行,相比小汽车出行,每人每公里可减少0.17千克二氧化碳排放。

    “另一方面,慢行系统是城市绿色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打造高品质、人性化公共空间的关键一环。”邹薇以东湖绿道举例说,2024年6月25日,武汉东湖绿道三期开放。至此,东湖绿道全线105公里闭环贯通,成为城市中心璀璨的“绿色项链”,连接起城市绿色空间。

    清晨,晨跑、打拳、健步走、练瑜伽,东湖绿道上人影绰绰;傍晚,夕阳映照湖面,孩童追逐昆虫,大人湖畔小憩……他们都是住在东湖绿道附近的人,这条绿道让他们的生活节奏慢了下来,拥有了高品质的生活。

    ■ 关键要考虑人的感受

    近日,武汉城投市政设计院携手东西湖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完成金银湖新桥四路、新桥二路慢行系统的改造,使道路焕然一新。这也是武汉首个区级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建设规划落地后启动的改造项目。

    长江日报记者在改造后的新桥四路看到,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已经分开。其中,人行道宽约2米、非机动车道宽约2.5米,中间是约2.5米的绿化带。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则有一道约60厘米高的护栏。

    长源假日港湾小区居民郭一帆说,现在每天晚饭后他都会骑车锻炼,先走新桥四路的非机动车道,再沿着金银湖边骑行半小时,方便且顺畅。

    按照《东西湖区慢行交通系统建设规划》,东西湖区将全面提升公交、慢行等绿色交通体系功能。市民可感的变化将在轨道出入口500—800米以及无障碍通行等地出现。

    省人大代表、华昌五公司出租车驾驶员陈万青告诉记者,武汉这些年加大了对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改造,打造“轨道+”绿色出行方式,全面提升城区公交、慢行等绿色交通体系功能,“不仅开车安全了,行人也更加便捷舒适”。

    今年1月8日,开工建设汉江慢行桥的消息从武汉市两会上传出,立刻引起市民热议。慢行桥梁是仅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的桥梁。武汉规划建设两座跨汉江慢行桥,一座选址汉口多福路,在汉阳龟北片区落地,一座选址汉口崇仁路,对岸是月湖片区。

    “慢行交通系统的建立不是孤立的,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把城市景象和特色融入其中,同时重视人的感受。”省政协委员,省总商会副会长、武汉华天园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范双涛说,跨汉江慢行桥串联起武汉两江四岸滨江慢行景观步道,融入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市民游客可以沉浸式感受江城美景。

    [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