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3月11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创立两家企业从艺术跨界科技

武汉陶瓷博士烧制半导体零部件

    长江日报讯 一家文创公司,一家科创公司,过去9年间,武汉理工大学陶瓷专业博士刘志哲先后两次在汉成功创业。“武汉能实现青年人的梦想。”这位33岁的创业成功者说。

    4日,长江日报记者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陶瓷艺术梦工场,一个个造型精致的艺术陶瓷罐摆满了一面墙。刘志哲笑着介绍,这是他另一家公司的产品。

    “硕士期间,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转向研究陶瓷这一新材料。”2016年,24岁的刘志哲就创办了一家以陶瓷文创产品设计为主业的创意公司。凭借着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的专业优势,团队在陶瓷瓷板制作上掌握了独特的料浆调制与烧结技术。“我们设计制作的陶瓷艺术品迅速赢得了消费者喜爱,公司每年渐渐有了数百万元的稳定收入。”刘志哲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创办了另一家公司,“这次和科技沾上了边”。

    2023年初,东湖高新区相关部门找到刘志哲,提及国内电子元件和半导体的先进陶瓷零部件存在供应链难题,希望他利用专业背景进行技术攻关。

    经过调研,2023年5月,刘志哲和3位博士创办湖北芯中达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攻关半导体零部件氮化铝陶瓷片。

    这一次,学校青创园为这个团队腾出1200多平方米的两层办公室,水、电、气、网费用全免,实验室等研发资源也供他免费使用。

    “虽然都是陶瓷,但制备难度却不是一个量级。”刘志哲说,文化陶瓷作品讲究泥土、釉料的搭配和烧制的火候,而高端设备使用的陶瓷材料却需要具备超高的热导率、耐高温、绝缘等特殊性能,不能因为各种苛刻条件而发生变形或损坏。

    去年6月,在调节400多次配方、烧了200多炉窑后,团队历时8个月终于成功烧制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氮化铝陶瓷片。“烧制成功那天,团队成员很是兴奋,但很快就又冷静下来,因为我们知道产业化的第一步才刚刚开始。”刘志哲说。

    今年春节期间,刘志哲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张芯中达刚刚出窑的氮化铝陶瓷片结构图,并配文写道:“致密的晶间就像浩渺星辰!向世界前沿进发!”

    “目前我们正与武汉中科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搭建产品中试线,若中试样品满足性能要求,产品就能逐步推向市场。”刘志哲说,今年公司还获得江夏区政府投资基金的400万元天使轮投资,发展正快速走向正轨。

    刘志哲说,目前团队成员已扩充至7名,平均年龄在27岁左右,大多来自武汉理工大学。“深耕专业所学,面向国家需要,只要坚持梦想,就没有到不了的远方。”刘志哲说,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独树一帜,他相信在这里能实现自己的最终梦想。

    (栾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