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 3月19日,李秀玲位于武昌铁机路东沙花园北区的家中,各种厨具、衣物被整齐地摆放在储物架上。虽然一家四口住的房子只有近50平方米,但被她收拾得整洁而温馨。“我们在平凡的日子里过得很快乐。”李秀玲说。
今年68岁的李秀玲有两个儿子。亲生儿子何跃患有脑瘫,夫妻俩四处求医让他接受康复治疗,他的病情逐渐好转。
养子赵立患有智力残疾,之前是李秀玲夫妇的邻居。父母离婚后,17岁的赵立只得一人在家,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李秀玲心生怜悯,时常给赵立送去食物,帮他洗衣晾晒。1995年,看着赵立孤苦伶仃,李秀玲向相关部门说明情况后将他接到家中。
“当时,家里条件差,我身体也不好。妈妈把赵立带回来,我起初是满心抵触。”何跃回忆说,“妈妈跟我讲,赵立和我一样也是残疾人,同样需要关爱。”
赵立生活无法自理,刷牙、上厕所、系鞋带等小事都离不开身边人的协助。李秀玲不厌其烦,还经常带他外出买菜,手把手教他择菜、做一些简单家务。“慢慢地,赵立可以自己洗澡了,也能试着洗衣服。不过,他洗完后,我还得返工一遍。”说起这些变化,李秀玲满脸笑容,“相处久了,我们感情也深了。我生病的时候,赵立会流泪着急。”
随着年岁渐长,何跃逐渐理解妈妈,并加入照顾赵立的行列。
“善良、坚韧、待人真诚,命运就会给你回报。”李秀玲说,在她和爱人的共同努力下,小家越过越好。2007年,何跃通过考试成为积玉桥街道金地花园社区残疾人协理员,能和残疾人感同身受的他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称赞。2016年,他还成为一名正式党员。儿媳张华虽然患有小儿麻痹症,但在武昌区残联帮助下学会了烘焙技术,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做的小甜品不仅适合家里人的胃口,还能接到周边邻居和活动茶歇的订单。2023年,赵立回到了亲生父亲身边。
“选赵立做我的儿子,我不后悔。”李秀玲说。如今,尽管她和爱人饱受腰疾困扰,需要频繁做理疗,但一家人始终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多年来,李秀玲的善举感动了很多人,她先后获得“武汉市道德模范”“武昌好人”等荣誉称号。
(栾嘉雯 吴迪 易晓灵芝 黄沁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