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6月12日 星期四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绿色智能船舶研发设计领跑全国

从海进江,造船行业先锋首选武汉

    长江日报讯(记者李佳 通讯员武经宣 杨浩)武汉市江河鸿运有限责任公司新建新能源船舶船厂项目落户新洲区,宁波晨翔电子有限公司高精密五金件华中研发生产总部落户江夏,来自芜湖的三点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基科技在汉打造绿色智能船舶制造基地……6月11日,长江日报记者从第二届绿色智能内河船舶配套产业研讨会上获悉,五大项目签约落户武汉多个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园区。

    “内河船舶的绿色化升级将是一个万亿级市场。”会上,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首席教授、绿色智能江海直达船舶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吴卫国谈到,将老旧高能耗的低效内河船舶更新为低碳节能型船舶是必然趋势。内河现有近30万艘船舶,按30%换代和20%改造升级计算,市场规模达万亿级。

    吴卫国介绍,船舶制造是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武汉要加速发展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集群,要造绿色智能船舶,更要建绿色智能船厂,未来要“像造车一样造船”。

    “从‘海’进‘江’,不是越来越窄了,而是开辟出新增长极。此次研讨会上,宁波、厦门、大连、青岛……多家来自传统海运强市的行业先锋来到不沿海的武汉。”承办此次研讨会的湖北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张喜华介绍,内河货运量稳步上升,内河新能源船舶需求量迅速增长,而湖北是长江岸线最长的省份,湖北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在全国内河地区排名第一。

    “把更多海运船建造经验移植到内河船舶。”位于嘉兴的浙江亚达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船舶和海洋高端装备的专业制造商。该企业总经理特别助理王章涛介绍,从“海”到“江河”,武汉是企业布局内河船舶市场的首选城市,“希望与武汉共同探讨形成内河船舶装备的国标”。

    宁波晨翔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丁青松同样看好武汉,这家企业的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研讨会开幕式一结束,他就马不停蹄地赶往江夏区考察,晨翔电子将在江夏区投建研发及智能制造基地。丁青松介绍,未来3—5年,晨翔电子将依托武汉的区位优势与产业生态,精准匹配绿色智能船舶等前沿领域需求。

    据悉,全国超过80%的绿色智能船舶研发设计出自武汉。

    相关报道详见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