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肤色正常,太紧张才做了错误判断。”昨日,武汉市第七医院肝病科诊室内,一位因自觉“面黄”而忧心忡忡前来就诊的女士,在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全国委员、湖北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知名肝病专家严佑琴教授的专业诊断下,终于放下了心中的包袱。严佑琴仔细查看她的巩膜,确认无黄染症状,肝功能检查结果也显示各项指标正常。“我们既不能盲目恐慌,也不能不重视检查,比如说乙肝等,早发现可以促成早治愈。”在严佑琴看来,肝病防治需要科学认知和专业诊断的双重保障。从“面黄”恐慌到科学认知,这一场景每天都在肝病科上演。
严佑琴表示,医院目前有大量乙肝患者通过积极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是临床治愈,已极大减少了向肝硬化、肝癌发展的可能。
“早筛查、早干预是阻断肝病发展的关键。”该院肝病科副主任董丹丹说,肝病在全球范围内都很常见,但很多人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尽早发现和治疗对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风险尤为重要。
■ 半世纪肝病防治路
见微知著精准诊断
武汉市第七医院肝病科是湖北省最早建立的肝病防治基地。历经52年发展,已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于一体的综合肝病防治基地。在肝病综合诊疗领域,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对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等各类肝脏疾病的诊治有独特方法,取得了显著临床效果。
“手掌红胀是肝掌吗?”“身上红痣是蜘蛛痣吗?”严佑琴在日常诊疗中常遇到患者这样的疑问。她解释道,慢性肝炎特别是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减退导致雌激素灭活能力下降,造成雌激素大量堆积,刺激血管充血扩张,从而形成肝掌和蜘蛛痣。
严佑琴告诉患者,识别“肝掌”要看细节,只有大鱼际和小鱼际两处发生红肿才是真正肝掌症状。而识别“蜘蛛痣”则需观察其特点,多生于前胸和颈部,中央突起红色点状丘疹,周围有红色小血管呈放射状分布。轻点中心,网状完全消失才是真正的蜘蛛痣。
近年来,脂肪肝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严佑琴接诊的青少年患者中,有身高不到1.7米体重却超200斤的案例。她指出:“有些家长心疼孩子学习辛苦,晚自习回家后做饭加餐,极大增加了肝脏负担。”
从手掌到皮肤,从体重到生活习惯,医生们通过细致观察捕捉肝病信号。这些专业知识的普及,成为预防肝病的重要一环。
■ 创新中西医结合疗法
纸条里的有温度医疗细致入微
在肝病治疗领域,武汉市第七医院肝病科走在前列。该院率先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开展腹水转流治疗顽固性腹水,采用介入治疗门脉高压及肝癌,均取得良好效果。
针对不同肝病类型,科室形成了个性化治疗方案,对于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引发的肝硬化,抗病毒治疗是关键。通过服用特定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反应,为肝脏自我修复创造条件。
对于酒精性肝病,严格戒酒是基础。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对肝脏有直接毒性,戒酒才能让肝脏摆脱毒害。在药物治疗方面格外谨慎。许多药物需经肝脏代谢,肝硬化患者的肝脏本就脆弱,不合理用药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中医药在肝病治疗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在改善肝功能、调节免疫等方面,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策略展现出显著优势。武汉市第七医院肝病科对中药抗纤维化治疗肝硬化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良好疗效。
在武汉市第七医院肝病科护士站,常能看到特殊的手写纸条:“15床,肝衰,注意打针抽血部位皮肤。”“19床,焦虑,注意情绪,多巡房。”“40床,上消化道出血,注意尿量。”
这些纸条出自“80后”医生李薇之手。武汉市优秀共产党员、该院感染科副主任李薇,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她解释:“患者多,事务杂,写纸条是为了提醒护士们给患者提供更加细致入微的医疗服务。”
李薇的细致入微体现在每一个诊疗环节。为了方便外地患者,她坚持每天提前一小时到岗。清晨5:30起床,7:00前赶到医院,只为让外地患者能及时看诊、检查、取结果,赶上回家的末班车,省下一晚住宿费。
“患者远道而来是信任我们医院、信任我们科室,我为他们节省的这点时间和他们付出的时间和信任相比,算不了什么。”李薇这样看待自己的付出。
在临床工作中,李薇发现肝病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心理学知识,把值班室变成“心理咨询室”,并于2021年取得心理咨询技能中级证书,成为持证“心理医生”。
■ 健康服务进万家
硬实力与软关怀同频共振
今年3月,武汉市第七医院组织多学科医疗专家团队走进武昌区首义路街道701社区,开展“春风送暖学雷锋,健康护航践初心”主题义诊活动,以暖心行动守护居民健康。来自内科、外科、妇产科等领域的专家刚布置好义诊台,便被居民团团围住。现场开设了血压、血糖检测服务,帮助居民及时掌握基础健康指标。
这样的公益活动是医院常态。每年3月18日“全国爱肝日”、7月28日“世界肝炎日”,武汉市第七医院都会开展义诊及健康教育活动,惠及肝病患者万余人。在2025年“全国爱肝日”活动中,医院以“中西医结合,逆转肝硬化”为主题,举行大型公益健康活动。通过健康讲座、专家坐诊、免费检测等惠民服务,向市民普及肝病防治知识。
作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武汉市第七医院肝病科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优势。在硬实力方面,科室拥有全国领先的诊疗平台,乙肝临床治愈全国定点医院、两肝(乙肝、丙肝)防治全国定点医院、中国肝病防治基金会“核苷经治患者特色门诊”。在软关怀方面,科室秉承“要治病,更要治心”的理念。医护人员不仅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更注重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和生活。
科室还探索了完善的肝病全程管理体系,从早期筛查、精准诊断到慢病管理,为患者提供全周期服务。配备无创肝纤维化检测瞬时弹性检测设备,实现肝纤维化无创精准评估;开展彩超引导下肝穿刺,安全诊断疑难肝病。对于肝硬化患者,科室总结出四个关键防护点,避免持续的病毒感染、远离酒精伤害、防止药物性肝损伤、杜绝严重并发症发生。这些系统化的防护策略,帮助患者科学管理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今年3月,701社区义诊现场,70岁的杨奶奶紧握医生的手感动不已:“体检检查出毛病,但是腿脚不便,借这个好机会,检查了许多项目,真心感谢!”门诊大厅里,市民张先生竖起大拇指:“不仅学到了实用的养肝知识,还发现了隐匿的肝脏小问题。”
跨越半世纪,武汉市第七医院肝病科将专业精神与人文关怀注入每个细节。从实验室的专利试剂到诊室里的温情纸条,到人工肝支持系统到社区义诊服务,医者仁心与技术精进,共同守护着江城百姓的肝脏健康。
撰文:余丹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