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6月30日 星期一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江城最温暖医院”党建品牌熠熠生辉

200条举措、50个示范岗,聚集“四项创新”,提升就医获得感

    青年党员医生朗诵《我是一医人,我是共产党员》。

    患者代表(中)现场分享:从被温暖以待,到温暖他人。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出院时给武汉市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医护团队送上锦旗。

    在手术台上,罗东(中)带领团队不断挑战极限。

    “江城最温暖医院”示范岗让党员医护在服务一线立身为旗。

    授牌50个“最温暖”示范岗,遴选新一批品牌价值案例,为“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颁发纪念章……6月27日下午,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创建“江城最温暖医院”党建品牌工作推进会。

    不久前,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该院具体承办的“2025年全国公立中医医院党建工作推进会”在利济路院区召开,与会代表调研参观了医院高质量发展建设展、“江城最温暖医院”示范岗等内容,医院党委以《党建引领 深化改革 谱写中西医协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题,作会议交流发言。该院党委2018年提出创建“江城最温暖医院”党建品牌和医疗服务品牌,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落实200条温暖服务举措,6年来持续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推行门诊“惠民号”,一号在手“通关”各个专科;在医保服务站实行“一次告知”“限时办结”……被授牌的50个创建“江城最温暖医院”示范岗,涉及导医导诊、检验检查等各个环节,基本实现了患者就医流程100%全覆盖。示范岗内,党员占比达70%,医院各党总支(支部)聚焦关乎群众就医体验的小切口,让党员干部在服务一线立身为旗。

    东西湖区吴家山第四小学的江老师,与病魔较量已有5年整。“人们常说,老师是燃烧自己、点亮他人,‘江城最温暖医院’的医护们亦是如此,温暖着与病魔抗争的生命。”作为患者代表,江老师来到现场,动情分享了该院甲乳外科医护人员5年来陪伴她在病痛中温暖前行的点点滴滴。从被温暖以待,到温暖他人,如今她以志愿者身份服务乳癌病友已两年。

    理念、技术、服务、管理“四项创新”,是创建“江城最温暖医院”的重要抓手,催生了一系列经典品牌价值案例。活动现场,连续三年微创手术占比超80%,精准外科持续发力“刷新”就医体验;年均为5万患者免除动刀之苦,内科治疗介入化转型再“进阶”,被授予品牌价值案例之“技术创新”。该院医务处处长陈沛介绍,创建智能、精准、超微创外科,推进内科治疗介入化,在看得好病的同时,为患者带来了更舒适的就医体验。

    建设皮肤病、康复医学“院中院”,模式创新引领学科从“高原”攀向“高峰”,被授予品牌价值案例之“管理创新”。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是江城百姓心中的“老字号”,年诊疗量近140万人次。“建设国内顶尖一流的皮肤病‘院中院’正逢其时。”皮肤科主任陈柳青表示,科室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走亚专科中心化发展道路,同时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创建武汉市乃至湖北省皮肤病研究所,服务更多皮肤病患者。

    罗列32项“负面清单”、设立50个示范岗,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该院自我加压,创建“江城最温暖医院”提档再升级。“一个‘最’字,体现了对‘温暖’无止境的追求。”武汉市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魏力表示,此次会议是一次融合了党性教育的工作推进会、动员会,全院必须拿出与之相匹配的最大努力、最实举措,着力推动形成就医流程更科学、模式更连续、服务更高效、环境更舒适、态度更体贴的医疗服务模式。

    据了解,武汉市卫生健康委连续两年举办“江城最温暖医院”党建品牌观摩交流会,“江城最温暖医院”入选全市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

    ■ “患”位体验 让温暖更“走心”

    “感谢武汉市第一医院,搭起了创建‘江城最温暖医院’的医患桥梁,传递温暖,点亮人间星河……”6月27日,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创建“江城最温暖医院”党建品牌工作推进会上,经历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肺结节切除术2次微创手术、6次化疗、25次放疗的患者江老师,动情地讲述了自己在该院的温暖体验。

    对于女性患者而言,乳腺癌带来的是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崩溃。在艰难的治疗过程中,医院甲乳外科不仅组织绘画、手工、康复操等集体活动舒缓患者心情,更在日常点滴中给予患者个体化的温暖。江老师因术后手臂肿胀行动不便时,护士小林担任起她的“临时女儿”,帮助她垫高肿胀的手臂、递送润喉的银耳羹。江老师化疗后深夜呕吐时,值班医护迅速响应、细致清理并给予安慰。令她尤为难忘的是,她白天只是随口提了句化疗后喉咙像吞了砂纸般不适,晚上夜班护士查房时竟给她带来剥好的枇杷。出院当日,凝聚全科室心意的手工笔记本,内含康复指南和温馨寄语,更是这份温暖的实体见证。江老师表示,正是这些融于专业医疗服务之中的点滴温情,成为她对抗病魔、重燃希望的重要力量。

    71岁的赵奶奶从武汉市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出院前,坚持让老伴推着轮椅,到利济路院区内科楼一楼大厅“创建江城最温暖医院”标语墙前合影。“原以为熬不过去了,感谢一医院的医护人员给了我第二次生命!”3个月前,赵奶奶突现反应迟钝、高烧、寒战、心衰、大小便失禁、呼吸困难,辗转多家医院均未明确诊断,仅靠肠营养液维持,日益消瘦。赵奶奶的老伴毅然决定转院。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经多学科联合诊疗,赵奶奶被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脑病。明确诊断后,对症治疗迅速见效,第二天高热渐退。赵奶奶的老伴表示,该院医护人员不仅高效地查明了病因,还在治疗过程中及时细致地沟通,让人安心。“撤营养液时,医生耐心解释,细心护理,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让我相信,老伴一定会康复出院。”

    出院前,面对“创建江城最温暖医院”的标语,赵奶奶和老伴真切体会到了其中的含义——那是生命垂危时的不离不弃,是专业医者的担当与守护。执意留影,是为这段重生的旅程,也是为心底的感念,留下一份永恒的见证。

    ■ 践行初心 温暖关怀贯穿诊疗全程

    江老师动情的讲述、赵奶奶执意的合影,映射出的是武汉市第一医院众多患者共同的温暖记忆。这些流淌在诊疗细节中的温情,并非个例。它们是落实200条温暖服务举措,让“最温暖”理念根植于每一名武汉市第一医院人心中,转化为日常点滴和行动自觉的生动写照,映射出公立医院胸怀群众的健康底色。

    创建“江城最温暖医院”示范岗岗位负责人之一,外科第二党总支书记、胸外科负责人、主任医师罗东对此深有体会。他坦言,六年前正在新疆开展医疗援助的他看到同事发来医院挂着“创建‘江城最温暖医院’”的横幅也曾疑惑:现在的医院都在追求发展新技术,我们医院为什么不提技术而强调温暖?回到医院后,他认识到:温暖医院不仅是追求医疗技术的进步,还包括先进的理念、暖心的服务和创新的管理,真正的温暖是让患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病看得舒心”。

    在手术台上,罗东带领团队不断挑战极限。60岁的王师傅查出肺部直径5.3厘米的晚期肿瘤,合并严重感染。在患者的坚持下,罗东和团队控制感染风险,完成高难度手术,术后四年无复发;他应用新技术将手汗症手术切口长度从1.5厘米缩至6毫米,患者术后24小时可出院;他开展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将传统开胸手术30厘米长的切口缩至3厘米微创。今年更是推出“免插管肺癌根治术”,符合条件的患者无需气管插管、引流管甚至导尿管,显著减轻术后痛苦,加速康复。

    温暖服务延伸至诊疗前后。2024年起,为方便患者就诊,罗东向数千病友开放了自己的微信。他起初也有顾虑,但几年实践下来,他感慨:“患者都非常理解和尊重我,一般都是发完消息后静静等我回复,极少深夜打扰。”诊疗过程中,他发现很多患者谈“节(肺结节)”色变,存在广泛的肺癌焦虑。于是,他开设自媒体账号,把自己的日常诊疗对话做成小视频来宽慰患者。视频中的他总是笑意盈盈地说:“你这离肺癌还远得很,定期复查观察就好。”不少患者表示,每次看罗主任的视频都感觉心里暖暖的,焦虑的心态能好一半!在罗东的影响和带动下,胸外科创新建立了“1+2+2患者微信群”模式(即病友+主任、护士长、管床医生、护士),为患者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的及时健康响应。2024年底,罗东带领的胸外科暖心病房获评该院创建“江城最温暖医院”示范岗。

    回望“江城最温暖医院”的创建历程,罗东认为其核心发展动力在于以党建聚人心、强服务。作为党总支书记和科室负责人的“双带头人”,罗东始终将党员医务工作者的初心使命落实在行动中,通过党支部平台凝聚科室力量,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融入诊疗全程,示范带动整个团队提升服务温度,彰显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 案例选树 推动党建与业务深融互促

    以技术创新传递医疗温度,让精准外科成为减轻患者痛苦的利器正是武汉市第一医院创建“江城最温暖医院”的生动实践之一。以神经外科阿尔茨海默病创新疗法与泌尿外科高难度机器人手术为代表,精准外科正系统性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去年年底,该院神经外科成功为62岁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杜奶奶实施了武汉市首例疏尔术。该手术通过超显微技术,将患者颈部阻塞的淋巴管与静脉连接,重建了脑内代谢废物的排出通路。术后仅一个月,杜奶奶的记忆力、语言能力显著改善,从认不全家人到能记起女儿名字,甚至能回忆起老同事的特征了。

    面对患者体内同时存在的巨大肾上腺肿瘤(直径11厘米)和复杂“鹿角状”肾结石(超4厘米),以及两次手术后粘连严重的腹腔,该院泌尿外科肿瘤与结石亚专科精密协作,利用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灵活精准的操作臂,克服粘连,一次性完整切除了巨大肿瘤主体。随后,借助切开的肾盂通道置入输尿管软镜,深入各个肾盏彻底清除分支结石。一次微创手术,精准解决两大难题,为患者减少了住院次数、缩短了治疗周期并节省了治疗费用,充分体现了技术创新以患者获益为核心的温暖宗旨。

    6月27日,武汉市第一医院在创建“江城最温暖医院”党建品牌工作推进会上发布了第二批十大品牌经典价值案例。案例涵盖理念、技术、服务、管理四大创新维度,共同构成提升江城百姓健康福祉的温暖示范样本集群。不仅如此,在持续创建“江城最温暖医院”党建品牌和医疗服务品牌的牵引下,一批有主题、有内涵的党建子品牌,如皮肤科的“医路先锋”、神经内科的“神舟之炼”、药学部的“‘药’有担当”等在武汉市第一医院“遍地开花”,目前各党总支(支部)已创建45个特色党建子品牌。

    2025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武汉市第一医院党委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锚定“五年重塑十年跨越,打造全国中西医结合高地”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患者满意和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为推进健康武汉建设、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贡献力量。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如何将这份重于泰山的承诺转化为守护生命健康的磅礴力量,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筑牢党建基石。

    “‘江城最温暖医院’党建品牌的生命力,源于它深植人民健康需求、紧扣技术创新脉搏、践行医疗服务初心。”武汉市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彭鹏表示,医院党委将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锚定“五年重塑十年跨越,打造全国中西医结合高地”的目标,让医院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民。

    文/张梦石 谯玲玲 图/代雨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