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名片:刘绪焱,武汉中学教师,武昌区“优秀青年教师”、武昌区“英语学科带头人”、武昌区“百优班主任”,曾荣获武昌区第十三届“教师五项技能”比赛一等奖。
————————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突破词汇记忆瓶颈、提升语篇解读能力是制胜关键。从“构词—词块—语篇”三个维度融会贯通,英语学习便能化繁为简,从被动应试走向主动探究。
■ 从机械重复到高效记忆
词根词缀记忆法是一种通过分析词汇的内部结构,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的有效方法。英语词汇中有许多由词根、前缀和后缀构成的单词,前缀决定词汇的语义倾向,使用前缀进行记忆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词汇所表达的感情色彩,后缀决定词汇的词性,利用后缀是区分词性最有效的方式。前缀可分为肯定前缀和否定前缀,肯定前缀又分为程度(如super-,mega-,hyper-,multi-)、空间(如inter-,extra-,sub-)、时间(如pre-,re-,post-,ex-)和尺码(如semi-,mini-,micro-,macro-)几个方面;否定前缀可分为区分(如di-,dif-)、反转或对立(如in-,im-,dis-,il-,ir-,de-,un-)、缺乏或消除(如un-,non-,mis-)和对待(如anti-,contra-,counter-)几个方面;后缀可分为名词后缀(如-er,-or,-ment,-ation,-sion,-ship,-ness)、形容词后缀(如-able,-ible,-al,-ent,-ous)和动词后缀(如-ize,-ify,-en,-ate)。学生通过掌握这些构词规则,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和记忆新词汇。
■ 从碎片化记忆
到主题语义网络构建
近三年的全国卷高考题显示,英语词汇的考察方式以词块(lexical chunks)考查为主,更强调对语境的依赖性。词块通常以固定搭配(如 take part in,make progress)、习惯用语(如to tell the truth, mind your own business)、短语框架(如run out of,a wide range of)以及句子框架(如 there is no doubt that...,I would appreciate it if...”)等形式呈现。
人教版英语教材共有“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语境,12个主题群,32个子主题,每个主题有对应的词块,将每个单元的高频词块按话题分类进行网络化构建,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以必修三Unit 5:The Value of Money为例,我们可以构建经济类主题网络词块financial crisis,currency fluctuation,sustainable finance,digital economy等,道德类主题网络词块ethical dilemma,moral integrity等。再如,选择性必修一Unit 1:People of Achievement旨在鼓励学生在“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主题背景下,多角度地认识、思考和探索中外卓有成就的人物获得成功的原因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以下词块:play a vital part in,a crucial new treatment,with the objective of,insist on analyzing,examine research data,evaluate the results,a committed and patient scientist,show her commitment to,来构建本单元的语义网络,理解、掌握并运用这些目标词块描述一位卓有成就的人物。
■ 从表层理解到深度分析
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的C、D篇阅读作为压轴阅读,对学生语篇解读能力要求很高。在话题不熟悉的情况下,通过对语篇类型和结构的深层解读,运用相应的解题策略可以辅助解题。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确定语篇类型;第二步,梳理语篇结构;第三步,确定题目与语篇结构的联系;第四步,运用解题策略答题。
以2023年全国I卷的D篇阅读为例。文章主要介绍了对“群体智慧”效应的一项新研究。从语篇类型上分析,是一篇事理阐释类说明文,属于研究报告,而研究报告类的语篇一般都包含研究背景、过程、方法、结果、评价等要素。从语篇结构上来分析,该语篇遵循了“引言—原理—新研究—后续研究—评价”的语篇逻辑。题目的设置也是与语篇结构逻辑主线对应的。第一题是对段落大意的归纳,而科技类语篇往往没有明确的主题句,需要根据文章或段落叙述的事实或提供的线索进行概括总结,以此法不难得出这一段的主旨大意。第二、三题分别聚焦“新研究”和“后续研究”,都可以通过题干关键词定位到具体的信息出处。第四题主要考察作者对研究的态度,根据文中的“potential”“numerous”等词汇的感情色彩,可以推断出作者的态度是赞成的(approving)。
再如,2024年新课标Ⅰ卷阅读理解D篇探究了生物样本数据的可用性,指出实证研究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提高数据质量的措施。语篇遵循“了解现状—聚焦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的逻辑及结构进行行文布局,考查学生对每个环节关键内容的准确理解,通过以上步骤也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以构词法来破解词汇密码,以教材主题语境为纲来整合词块网络,以结构化语篇分析策略来攻克深度阅读,共同构筑起一条通往高效备考与核心素养提升的进阶之路,这不仅是对高考命题趋势的精准回应,更是培养学生持久语言运用能力和高阶思维品质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