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评论员鲁珊
7月16日,第50届武汉7·16渡江节圆满举行。走过半个多世纪,武汉渡江节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群众性公开水域游泳赛事活动。不过,若放在历史文化的长轴,用百年、千年眼光去看,半个多世纪只是一瞬,就像一个时间切片,从中看到长江文化涌流不止的“现在进行时”。
文化是历史实践中物质与精神的沉淀。武汉别称江城,是具有鲜明长江特色的城市。从屈家岭到石家河,从岳飞屯兵到全民族抗战,从“月涌大江流”到“万里长江横渡”,长江文化从来就不是一个固定、静止的,有待我们去认识、开发的被动者,它跟随时间、孕育精神、萃取价值,“存活”于每个当下,也哺育着未来。
“现在时”之长江是绿色的。武汉兼具江、洲、岸、滩、桥、船,是长江文化的典型样本。千百年来患于洪涝的长江两岸,如今是世界最长的人民乐园。当长江江豚与远洋轮比邻,萤火虫与无人机同框,桥下的露天电影与桥上呼啸的高铁擦肩而过,江湖安澜的厚重底色之上交织了一曲绿色交响。
“现在时”之长江是金色的。千百年来,长江所见证的发展从未像今天这样迅速,变化如此猛烈。头脑成为最闪亮的火花,创新宛如酷炫的魔术,就像一把金色的钥匙,想象在不断拓展,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未来在不断打开。
历史如同一条大河,在传统、现代与未来的交汇中奔涌向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社会和美共享、人与技术融合发展的“现在时”,在源远流长的长江文化中是全新一页,让长江文化焕发新的时代活力,展现出蓬勃的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