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7月26日 星期六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破案尖兵成反诈网红主播

潘黎:卧底揪出跨19省养老诈骗团伙

    潘黎正在开展反诈宣传。

    通讯员岸公暄 摄

    □ 长江日报记者陈勇 通讯员唐时杰

    “投资‘文票’可获利千倍”,武汉一老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反诈民警潘黎闻讯反向操作,以“想一起赚大钱”为由跟着老人进入诈骗公司。卧底摸清其底细后,潘黎与战友端掉特大养老诈骗犯罪团伙,抓获涉案人员118人,查证涉案资金7.8亿多元,冻结赃款1.5亿元。近日,长江日报记者从警方获悉,该团伙数十名骨干成员获刑。

    ■ 反向操作突破断线线索

    潘黎今年40岁,是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区分局刑事侦查大队民警。

    2022年5月27日上午,他在分局反电诈中心值班时,劳动街派出所民警打电话求援,称一名老人可能被骗,但怎么劝都不听。

    经了解,老人姓吴,72岁,家住江岸区。当天上午,他前往辖区一家银行,要求向某平台账户充值2万元。银行工作人员察觉异常,通知派出所民警赶来劝阻。老人因转账未成功十分恼火,坚称自己在投资理财,质问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凭什么不让我赚钱?”当民警询问其具体投资内容时,老人却闭口不谈。

    潘黎判断:老人到银行急于转大额存款却说不清原因,八成是被骗。若未能及时劝阻,老人必定会继续受骗。他得知老人离开银行后去了医院,立即赶去劝说。

    作为江岸区分局刑侦技术能手的潘黎,2017年参与反电诈专班,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针对不断翻新的诈骗手段,潘黎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反制措施:发现新骗局后,立即通过直播和媒体揭露;与辖区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联防机制;为骗子和受害人“画像”——“网上让你转款汇款的都是骗子,转款汇款却说不清原因的多为受害者”,并联合社区民警广泛宣传防范。种种迹象表明,这位老人可能落入了一个新型隐蔽骗局。

    在医院找到老人后,潘黎正面劝说无效,转而采取反向策略。他和老人套近乎:“听说您有赚大钱的门路,能否让我也赚一点?”老人经不住软磨硬泡,掏出手机展示一款名为“梅兰竹菊”的App,神秘地说:“通过这个平台投资‘文票’赚钱很快。我投了6000元,现在已经翻了几十倍。”凭借多年反诈经验,潘黎推断这是个山寨平台。

    ■ 乔装卧底协破特大养老诈骗案

    次日,潘黎在老人引荐下乔装进入该团伙线下“运营公司”——“梅兰竹菊”文交所华中运营中心。会议室里,一名“讲师”正激情授课,台下30多位50岁以上的投资人听得热血沸腾。墙上张贴着夸张海报:“平台股东背景雄厚,正推进赴美纳斯达克上市,为投资者打开国际金融市场通路。”

    初步侦查确认该公司涉嫌养老诈骗后,潘黎立即上报,江岸区分局成立侦查专班。调查发现,该团伙设立虚假“交易平台”,以投资“文化收藏品”为幌子,诱骗中老年人购买“金丝玉叶”“金玉良缘”等50余种“文票”,并通过返利分红、低价配股等套路诱导拉新人入局,同时操控“文票”价格,以虚高股价吸引更多资金入池,骗取钱财。

    在该团伙操控下,2021年底,“金丝玉叶”文票以10元“上市”,半年内涨至最高15000元(涨幅1500倍),截至2022年6月仍高达7500元。由于作案手段隐蔽、受害人被深度“洗脑”,主动报案者极少。经查,该团伙总部设在南京。

    2022年6月30日,武汉警方调集200余人分赴江苏、湖南等地,抓获嫌疑人118名,扣押电脑57台、硬盘20个、银行卡152张、手机173部。涉案资金约7.8亿元,受害人遍布19个省份,损失从数千元至近百万元不等。截至报道时,30名主犯已获刑,案件仍在进一步办理中。

    ■ 是破案尖兵,也是反诈网红主播

    在反诈战线,潘黎赫赫有名。2017年从事反诈工作以来,他参与抓获犯罪嫌疑人1600余名,侦破“色诱诈骗”“荐股诈骗”等16个诈骗团伙,获个人二等功2次、嘉奖3次。

    为快速阻击诈骗,潘黎创新开展网络直播,成为反诈“网红主播”。一次直播中,他获悉一名老人即将转账,立即赶赴现场,实时记录劝阻过程。该直播吸引79.2万人次在线观看,反诈视频被国家反诈中心等新媒体平台转发,累计播放量1.7亿次。

    此外,潘黎拍摄的“支付宝注销诈骗”揭露视频获央视报道;国家反诈中心App科普视频在抖音播放量达2400万。他编写的《打击接触式“色诱”诈骗案取证思路》等文章在公安部刑侦辑刊发表,为全国同行提供办案参考。

    2025年6月,潘黎因贡献突出入选2025年首次“中国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