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7月26日 星期六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在汉一天暴走39640步

东北游客感叹“武汉,如此美好”

    □ 长江日报记者黄丽娟 实习生韩思琪 朱芷维

    51岁的东北游客董海峰来汉三天,第一天就用脚步“丈量”江城——暴走39640步!7月23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在古琴台见到董海峰时,他正坐在古琴模具前拍照。这个暑假独自来武汉的他,用三天超8万步的足迹,解锁了武汉刚柔并济的城市魅力,更在朋友圈由衷感叹:“武汉,如此美好。”

    “正好有空,就想来体验一下武汉的夏天。”董海峰说起此行缘由劲头十足。7月22日是董海峰抵达武汉的第一天,“昨天天气很凉爽,体感上和东北差不多。今天天气有点热,但是能接受,也享受徒步暴汗的感觉。”董海峰指着手机上的截图说,“你们看,我昨天走了39640步。”

    第一天的暴走行程堪称“铁人路线”,董海峰略有些骄傲地介绍,白天游黄鹤楼、粮道街、首义公园、户部巷,坐轮渡过江,在汉口江滩闲逛了1个多小时。接着去江汉关,再从江汉路步行到咸安坊,又徒步到中山大道参观武汉美术馆。入夜,他更是一路步行,从长江大桥走回武昌。董海峰感叹:“站在长江大桥上看壮阔的江景,好像感受到了武汉人辽阔的胸襟。”

    7月23日是来汉第二天,董海峰走了26000步。“碳水之都”的名号不能错过,来武汉少不了品尝特色美食。早上7时30分,董海峰就到了山海关路。刚出锅的汽水包嗞嗞冒油,金黄的鸡冠饺香气扑鼻,董海峰排队不到3分钟就吃到了这些美食,“味道真的很不错”。从充满异域风情的古德寺、巴公房子到龟山风景区、古琴台,他对武汉的印象逐渐刷新:“之前只知道这里是英雄之城,透着豪迈江湖气,现在才发现古德寺的建筑、古琴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氛围,藏着浓浓的文艺范儿。”武汉的厚重与灵动,在他的脚步中愈发清晰。

    7月24日是董海峰在武汉的最后一天。早上7时30分,他走进武汉大学,在美景中感受浓厚的文化气息。9时抵达湖北省博物馆,趁着刚开门人不多,一睹越王勾践剑的风采,一上午的深度游览让他感叹“不虚此行”,更体会到“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底蕴。中午逛楚河汉街,下午在东湖绿道骑行、打卡磨山景区,他形容东湖“既有惊涛拍岸的壮阔,也有清波荡漾的温柔”。当天14时30分,他给记者发来微信——现在的步数是16500步。

    游览完东湖,董海峰便要返回东北。三天里,从长江大桥的豪迈江景到古琴台的知音意境,从热气腾腾的碳水美食到省博的历史厚重,武汉的江湖气与文艺范儿、壮阔与精致都通过他的脚步深深印在心里。这场8万步的武汉之旅,成了董海峰与这座城市最生动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