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驻京记者柯丽芬
7月29日,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100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获得由中央统战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全国工商联授予的“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他们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优秀代表。
武汉共有3人获得表彰,他们是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云、武汉市东西湖兴邦防水材料经营部总经理赵作权、湖北经心书院理事长熊华敏。
■ 刘长云:带领企业探索转型
7月15日,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云等5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代表亮相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
2017年,身为法学博士的刘长云跨行业到九州通医药集团做管理。自2020年接任董事长以来,他带领企业探索从创始人团队治理向职业经理人团队治理的转型,实现稳健的高质量发展。
在回答民营企业大有可为的体会时,他说,政策支持力度空前、中国医药市场近5万亿元规模潜力巨大、数字化技术重塑行业格局,伴随着各项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民营经济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政策的支持将会更加稳定长效,市场容量也会持续扩大,创新的活力也会愈发强劲有力。
■ 赵作权:个体工商户获殊荣
武汉市东西湖兴邦防水材料经营部总经理赵作权是作为个体工商户代表参评的,最终获此殊荣。
2007年,赵作权在东西湖成立兴邦防水材料经营部以来,坚信“品质第一”的原则,凭借真诚的服务和出色的技术,积累起一大批忠实客户。凭借对品质的坚守和优质的服务,赵作权的经营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与知名房企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还参与到武汉市桥梁大厦等大型基建项目中,成功完成中铁桥梁大厦项目防水材料的供应等标杆工程,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评选单位认为,赵作权的奋斗历程,不仅为建筑防水行业树立了服务典范,更生动诠释了个体工商户如何通过品质深耕实现可持续成长。
■ 熊华敏:面对荣誉再接再厉
湖北经心书院理事长熊华敏是文化公益领域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长期致力于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
她发起复建经心书院(1869年晚清名臣张之洞在武昌创办),以“文化传承、智慧分享、兼济社会”为宗旨,持续参与省青基会发起的公益捐赠,开设“梦想讲堂”,举办100余场“经心读书会”。经心书院2022年获评“全国先进社会组织”。作为全国政协优秀委员工作室负责人,她积极履职建言,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其创办的“经心浦江学堂”公益项目,免费为青少年提供系统的儒家经典课程。
“所有的好,都不如刚刚好。”7月29日,熊华敏在朋友圈转发了国旗护卫队在天安门广场升旗的视频。面对荣誉,她说:“我会再接再厉!”
观察>>>
创新驱动趋势明显
我国从2004年起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评选“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2004年、2006年、2009年、2014年、2019年各评选一次,包括今年共评选六届,湖北累计有23人入选,如武汉爱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爱娣、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金马凯旋集团董事长肖凯旋等。
今年湖北另外2名入选者是湖北枫树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晓林,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李叶青。与上一届相比,即2019年的表彰名单,能发现两个明显变化:行业多元态势显著,创新驱动趋势明显。
记者梳理今年的表彰名单,看到一些“85后”“90后”创业黑马脱颖而出。除了1990年出生的杭州宇树科技的王兴兴,还有1993年出生的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彭志晖、1989年出生的黑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周宇翔,国产芯片巨头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今年刚刚4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