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市民可以推门见绿、开窗有景、步行入园,公园已经融入了百姓的生活中。”武汉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风景园林设计院院长季冬兰表示,2024年,武汉迈进“千园之城”,通过建设提升,这些公园更加多元、开放,精致且有特色,充分体现了武汉的江风湖韵和诗意栖居。
“千园之城”如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提升?季冬兰说,首先是彰显场地特色,复合利用公园绿地,让公园功能由“单一”变“多元”;作为全国首批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城市之一,武汉市编制了《城市公园开放共享空间工作技术指引》,详细阐述了公园开放共享空间“怎么做”“做什么”;在公园绿地的改造提升中,尊重现有场地的肌理和文化特色,用低干预的手法进行微改造,由“大拆”变“微调”。
武汉市生态园林集团有限公司规划设计事业部总经理冷静,在报告会上分享了东湖绿道三期“织绿成网”的故事。冷静介绍,东湖绿道三期工程最难的是要解决好人文与生态相协调问题,这个破解过程,更像是一场 “生态与人文的平衡术”。东湖绿道三期工程的全线贯通,为东湖绿道这幅百里生态画卷补上了关键一笔,让这条绿道从“线”正式蝶变为成环成网的“生态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