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20斤鳜鱼卖出1800元
桐湖“生态美”带来农户“腰包鼓”

    在武汉蔡甸区的桐湖,曾经不起眼的湿地植物红蓼成了“金疙瘩”,老渔民转型讲解员收入翻番……报告会上,蔡甸区桐湖办事处党工委书记万世雄分享了桐湖的“生态致富经”。

    如今,桐湖外滩的红蓼花海成为网红打卡地。这片《诗经》中称为“游龙”的湿地植物,意外催生了特色经济链。万世雄介绍,当地农户自家腌制的泡菜萝卜从餐桌走向市场,土鸡蛋、野茼蒿等农产品也成了抢手货,集镇餐馆的周末翻台率更是激增三倍。“这份由‘生态美’带来的‘腰包鼓’,让我们摘得第七届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万世雄感慨,“荣誉里有红蓼的功劳,更有乡亲们增收的笑脸。”

    在桐湖的授渔亭边,80岁的老渔民谢从金如今常被摄影师和游客围绕,“以前捕鱼养家,现在‘说鱼’致富”。万世雄讲述了他的转型故事。如今,谢从金向游客讲述渔家故事和湿地保护,还为摄影师当模特,一天的收入相当于过去打一周的鱼。

    生态效益更体现在“人放天养”的桐湖鱼上,其品质上乘,一条20斤的鳜鱼曾以1800元高价被餐馆抢购。当地还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宋·香妃的传说”融入湖鱼文化,打造“香妃鱼”品牌,成为武汉老字号“德华楼”糊汤粉的独家原料。“桐湖鱼贵、水美民富”的共富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