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述人:杨晖
我叫杨晖,55岁。我闲暇时喜欢跑步和骑车,去年花3000多元买了辆自行车,经常骑车到处转转。
今年5月1日傍晚,我又骑着车出了门。从汉阳家里出发,骑过鹦鹉洲长江大桥来到武昌,再沿着江边一路向南,到杨泗港长江大桥桥下时我有些累了,就打算赶紧过江回家。
这是我头一回骑上杨泗港长江大桥,因为没骑行过这条路,也没注意到自己走的是机动车道,甚至都没注意看路旁“禁止非机动车通行”的标识。沿着机动车上桥匝道边骑边爬坡,突然“哐当”一声,车轮碾过凸起的减速带,我整个人腾空而起,右前额重重摔在地上,当场失去意识。
当晚我苏醒时,发现自己正躺在医院急诊室里。原来,从匝道上路过的好心人发现我摔伤后拨打120急救电话,救护车将我送到医院。妻子匆匆赶到我身边,医生告诉我们,我的右眼眶擦伤严重,当晚清理伤口、检查、输液忙到凌晨,我才在家人陪同下回到家。
第二天,稍微缓过来后我才想起来,自行车还在桥上呢!妻子和女儿按我描述的位置去找,可桥上车水马龙,哪里还有我的自行车?这辆车不算便宜,如果真的不见了,我还是很心疼的。思来想去后,我拨打12345热线求助,希望能找回自行车。
因为我还在养伤,电话里沟通颇费周折,工作人员后来确定,我摔伤的地点属于武昌区,他们推测我的自行车是被维护清理桥面的相关单位人员带走了,建议我向警方求助。妻子拨打110报警,很快白沙洲街白沙洲派出所的民警李恩刚联系上我们。
电话里李警官很热情周到,因我仍在养伤,他只好根据我妻子转述的简单信息,联系桥面相关单位将事发时间的监控资料留存得更久些,以备我伤愈后去查看对照。听他这么说,我暂时放下顾虑,安心养伤。
6月底,伤愈的我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再次联系李警官,没想到他还是那么热情,要和我碰面详细询问情况。说实话,我和妻子确实也曾打算放弃,毕竟时间已经过了快两个月,但我仍想再试一试。
等我到派出所详细讲述事发当天的情况后,李警官先联系查看之前要求留存的监控资料,后又带着我的妻子奔赴多家相关单位走访询问,7月2日那天上午,竟真把车找着了!
原来,负责清理该路段桥面的江南泵站工作人员当晚就把我的自行车清理后暂存到工作间,因一直没失主来问,他们也无处寻主。他们说,每年桥面上都会清理许多各类物品。
妻子带着自行车回了家,我激动不已。李警官还特意嘱咐我,今后骑车千万别再骑到机动车道上了。现在,我依然喜欢骑车,但每次抬头看交通标识时,心里总会浮现李警官的叮嘱。
(长江日报记者夏奕 实习生顾雨晴 通讯员杨槐柳 孙逊 黄若灵 整理)
(《我和我的派出所》专栏电子邮箱为1019458868@qq.com,欢迎您分享故事)
【画像】
白沙洲街白沙洲派出所
武昌区公安分局白沙洲街白沙洲派出所辖区面积9.8平方公里,人口11万余人。近年来,该所涌现出一批以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鄂红兵同志为代表的优秀典型。2021年8月该所获市公安局“集体嘉奖”,2024年获评平安武汉建设“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