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8月19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工业强市的“操盘手”

以实干逻辑锚定城市发展坐标系

    当工业母机的齿轮精准咬合,当人工智能的算法穿透产业链条,武汉工业经济“引擎”正以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15.7%的增速,书写着新型工业化的答卷。市经信局的每一步落子,都紧扣城市发展的战略脉搏,在稳与进、破与立、量与质的辩证中,勾勒出工业强市的清晰路径。

    它以“稳”为基,让增长有韧性。连续18个月两位数增长的高技术制造业,25.7%占比的工业投资,不是偶然的数字跳动,而是“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项目推进机制、“赛马式”的运行调度在发力——既稳住了规上工业5.1%的基本盘,更让化工、电子信息等23个行业齐头并进,为经济装上“压舱石”。

    它以“破”为刃,让创新有锐度。从AI芯片数控系统打破国外垄断,到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协同破题”,再到“人工智能+”行动培育5家国家级卓越智能工厂,市经信局的创新逻辑很清晰:以“企业出题、政府立题”的有组织创新,把实验室的突破变成生产线的优势,让武汉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低空经济等新赛道持续领跑。

    它以“育”为要,让生态有活力。13.5万户净增的中小企业、16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背后是“种苗工程”的分层培育,是“早餐汇”“一月一链”的精准服务。这种“既有参天树、又有灌木丛”的生态,让民营经济纳税占比升至46.54%,更让武汉工业的“根系”扎得更深。

    从项目建设的“热火朝天”到产业转型的“向新向强”,市经信局的工作逻辑,本质上是将武汉的产业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把战略机遇转化为发展实效。当工业的轰鸣、数字的跃动与城市奋进的节奏同频,这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正积蓄着更强劲的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