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在您看来,星地融合技术突破对武汉和中国意味着什么?
范志文:这不仅是一次技术升级,更是一次国家战略能力的跃升。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建设,让应急通信、远洋航运、无人机巡检、偏远地区医疗等场景有了稳定的数字化保障,也为我国在6G时代赢得规则制定权提供了抓手。武汉拥有光通信、航天制造等全产业链基础,是将“实验室里的方案”快速落地成“城市级应用”的理想土壤。
长江日报:在武汉抢占空天信息制高点的征程中,联合实验室会发挥怎样的“链主”作用?
范志文:链主的核心价值是“拉着大家一起跑”。我们不仅攻关自己的核心技术,还牵头组建覆盖器件、整机、系统、应用的全链条协同网络。通过标准共研、设备互测、市场共拓,把高校、科研院所、中小企业都拉进来,让创新成果不再“孤岛化”,而是形成可复制、可扩展的产业集群。
同时,实验室内各单位积极与高等院校、研究院所、运营商以及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进行广泛的产学研合作,承担了与实验室研究方向相关的6个国家、省级重大项目,为实验室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未来,依托核心设备技术的持续提升和验证平台的开放共享,我们有信心推动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实现更加紧密的协同创新和跨界融合,助力相关产业的升级转型与技术突破。
长江日报:您带领的团队有什么独特气质?
范志文:这里的科研氛围很像一次“长征”——要耐得住寂寞,也要扛得住高压。我们的团队“95后”占三成以上,他们思路新、反应快、不怕挑战。这种传承和韧性,是我们能不断攀登“星空之巅”的真正动力。
撰文:朱佳琦 武科宣 张岩
摄影: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