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郝天娇 实习生彭青青 通讯员兰子君)8月19日上午,武汉市“大思政课”五讲五进市级示范宣讲活动商圈楼宇专场走进江汉区武汉中海中心。区商务局负责人、万松街道负责人以及企业代表围绕江汉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畅谈“中国经济光明论”。
“江汉区汇聚着28座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商业综合体、2817家品牌门店。2019年起,597家首店‘奔涌’而至,数量稳居全市各区之首。”区商务局局长白森文介绍,近3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年增长,总量稳居全市前列,占比近10%。
“江汉区的实践就是‘中国经济光明论’的鲜活注脚和有力诠释。”市委党校经济学与经济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杨艳军表示,江汉区要在湖北“挑大梁”、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的征程中贡献关键力量,关键在于发挥比较优势,强化核心功能,做好“高、精、尖、优”4篇文章。不光要做强“高能级”金融与总部经济,还要做优“精细化”城市治理与服务、抢占“尖端化”新消费高地、打造“优质化”宜居宜业标杆。
当日,中海商业中西部区域商办资产高级总监贺俊以武汉中海中心为例,与大家分享了企业的实践与思考。“我们围绕江汉区的主导产业,聚焦打造‘华中金融及专服高地’。我们与政府合力,成功吸引老凤祥湖北总部及关键配套合作伙伴同步入驻。”贺俊表示,实现“上下楼就是上下游”,极大地降低了企业沟通与协同成本,提升了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在日常走访中,我们始终扮演着企业‘探矿人’的角色,在楼宇巷道间寻找那些尚未被发掘的‘经济矿脉’。”万松街道办事处主任李菁分享道,万松街道始终将企业视为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宣讲活动上,万松街道“理响松间”宣讲团的年轻干部还上台朗诵了《江城逐光行》,将江汉区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惠企政策等服务经济的暖心故事娓娓道来。
“通过这次宣讲活动,我们对今后的发展更有信心了。今年上半年,我们公司的业绩增幅高于集团商业板块的平均增幅。我们会坚定地扎根江汉区,为区里的医药板块建设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上药康德乐(湖北)医药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兼工会主席王庆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