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
80年前,全体中华儿女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斗争,付出超过3500万人伤亡的巨大代价,取得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
80年来,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赓续英雄血脉、弘扬家国情怀,亿万人民共赴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写下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辉煌篇章。
硝烟已散,精神永存!
爱国主义精神构筑起民族的脊梁,召唤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国家和民族发展奋斗不息。
“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奏响了气吞山河的爱国主义壮歌”。
回望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那血火铸就的不屈脊梁、那激荡不息的爱国情怀,成为激励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挺立精神脊梁,谱写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前进路上,我们要像英雄那样坚守、像英雄那样奋斗。
挺立精神脊梁,传递生生不息的爱国薪火。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90年前,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提出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种下自强图存的新希望。
“这三个问题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要一代一代问下去、答下去!”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
历史不容忘却,吾辈更当自强。
在新时代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让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绵延不绝,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
一座山峰的崛起,挺立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复兴,昂扬的是精神。
实现中国梦的壮阔航程中,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奋进中国的强大动力,在不断升华中展现出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
殷殷爱国情,化作攻坚克难的力量源泉。
抗击自然灾害、经受疫情大考、抵御极限施压、统筹发展安全……愈是疾风骤雨,愈是坚如磐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主义是激励中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在历史洪流中奋勇向前的强大精神动力,是驱动中华民族这艘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前行的强劲引擎,是引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迸发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壮丽旗帜!”
今天的中华大地上,爱国主义精神如熊熊火炬,指引我们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改天换地的人间奇迹——正是民族精神的积厚成势,推动复兴车轮滚滚向前。
拳拳报国心,汇聚逐梦前行的信心底气。
2021年7月1日,天安门广场见证历史盛典。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新时代的中国,迸发出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中国人民志气、骨气、底气空前增强,党心军心民心昂扬振奋。
“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高擎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以爱国主义精神挺起脊梁,用爱国主义情感凝聚力量,奔赴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民族脊梁如巍峨的丰碑,屹立不屈;爱国情怀似燃烧的炬火,照亮征途。
今天的中华民族,正以前所未有的从容自信,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的中国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豪情壮志,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据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