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8月31日 星期日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凭出生证明即可一站式参保报销

新生儿医保“落地即保”服务点增至23家

    扫码查看服务点名单

    长江日报讯(记者胡琼之 通讯员孙建彬 郑思青)8月29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市医保局获悉,我市已有23家医疗机构设立新生儿医保“落地即保”服务点,新生儿出生后,家长凭出生医学证明即可在院内完成医保“一站式”办理,真正实现“出生即参保、看病即报销”。

    “还没出院就办好了孩子医保,为我们解决了大难题。”近日,36岁的武汉市民徐女士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诞下二胎宝宝。因胎膜早破,宝宝经剖宫产出生后直接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疗费用较高。在医护人员协助下,徐女士通过医院“落地即保”服务,还没出院就为新生宝宝办理了医保,在院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在出院时可以实时进行医保结算,无须先垫付再报销了。徐女士感慨:“上次给大宝办医保跑了多个部门,现在真的方便太多了。”

    这一变化,得益于武汉市医保部门在全市推广新生儿“落地即保”服务。传统模式下,新生儿参保需先办理户籍、申领社保卡,流程烦琐且耗时。其间若产生医疗费用,需家庭先行垫付后再申请报销,增加经济压力与跑腿成本。而“落地即保”服务通过流程再造和信息共享,实现新生儿在定点医疗机构出生后,凭出生证明即可办理医保参保并即时享受医保待遇。

    在新生儿医保“落地即保”服务点,凭新生儿出生证明编号核准即可下发“儿童医保码”,直接进行医保结算。当前,23家医疗机构的“落地即保”服务点已同步开通38项高频医保事项办理,包括医保参保缴费等24个“可查事项”,以及门诊慢特病待遇认定、居民信息变更、异地就医备案等14个“可办事项”。

    据介绍,我市下一步将结合“落地即保”服务点运行情况,边试点边总结、边改进边提高,持续扩大服务点覆盖范围,推进全市“院端”医保服务试点建设,逐步将高频医保事项院内办理推广至全市符合条件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进一步提升医保服务便捷性与群众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