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记者蔡欣星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隆重举行,东风汽车第七次出现在阅兵式中。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国家队”与“顶梁柱”,东风汽车举起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的大旗,传递中国的实力、信心和成就。
■ “英雄车”
1952年,毛泽东主席提出:“中国这么大,一个汽车厂不够,我们一定要建设第二汽车厂(东风汽车前身)!”东风,从诞生起就带着民族汽车工业翻身的重托。
1969年,湖北十堰,鄂西北山沟里,十万建设大军从全国奔涌而来。第一代东风人硬是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在芦席棚车间里,靠着双手敲打出了中国第一辆越野车——被誉为“功臣车”“英雄车”的东风EQ240,填补了中国两吨级军用越野车的空白,也用这双手“敲”出了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新篇章。
20世纪80年代,东风汽车以一系列敢为人先的举措,从一个“三线”建设企业,快速成长为行业的排头兵。
进入20世纪90年代,换装了新型大功率柴油机、具有更高通过性的东风EQ2102开启了东风第二代服务国防的历史。
进入新世纪,东风公司更是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2006年,东风第三代东风猛士成功问世,问鼎世界一流制造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随着首批车交付,我国汽车工业史上投入最少、量产最快的发展奇迹自此拉开帷幕。
■ 民用车问世
1980年7月,邓小平同志视察“二汽”,提出从长远、根本上来说,还是要发展民用产品。
一代人破釜沉舟,在EQ240的基础上研发民用载货车EQ140,迅速占领了市场,标志着东风公司正式进入商用车时代。
之后,从“中国第一代家轿”神龙富康再到“第一辆自主品牌乘用车”东风风神S30,东风的多款经典民用车型横空出世。东风产量以每年1万辆的速度增长,成为国内第一个年产突破10万辆大关的生产厂,跻身世界三大卡车生产厂家之列。
1992年,第二汽车制造厂更名为东风汽车公司。也是这一年,东风与法国雪铁龙合资成立神龙汽车,次年神龙30万辆轿车项目落地武汉沌口,武汉跻身当时全国三大轿车基地;1999年,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03年,东风公司将总部迁入武汉。
自此,东风公司与武汉同发展、共繁荣,催生了一座活力无限的“中国车都”。
■ 东风出海
新时代新征程,东风汽车确立了向科技型企业转型的新目标,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东风汽车加强新能源品牌、平台、商品等战略布局,加速风神品牌主流化,创立了岚图、猛士、东风奕派和东风纳米等新能源汽车品牌,构建起从国民车到主流化、从高端到豪华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矩阵。
2024年11月14日,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中国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第1000万辆车便是一辆东风岚图知音。
更大的跃迁,还在“出海”——东风新能源车已驶向60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