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9月08日 星期一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郊野湖泽变身环湖经济圈

40余家总部企业环抱金银湖

    金银湖畔流光溢彩。

    (上接第一版) 

    “政府只有真心实意服务,才能赢得企业信任。”金银湖街道办事处主任项蓓芳介绍,“街道正聚焦现有国企推行存量招商,针对龙头企业开展链式招商,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串、辐射一片’的效应。”这种服务理念,已经成为金银湖吸引企业的金字招牌。

    位于金银湖街道李家墩片区的金银湖科技园,一期已入驻企业200余家,其中科技型企业占多数。园区负责人郭耀说,企业和政府是“朋友”,应主动帮政府“招大商”。

    2019年,金银湖科技园引进了武汉当代华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路光电)。这是武汉唯一一家从事手机、无人机、汽车等摄像头光学模组产品研发生产的企业。

    “企业在金银湖街从零起步,预计今年产值可达4亿元。”华路光电董事长李罡说,“我们多次向华路光电上下游产业链推介东西湖区。”

    ■ 一条沿湖绿带连起23万人

    “生态、生产、生活”的深度融合,成为23万人安居金银湖的幸福源泉;产城融合的金银湖总部新城将打造“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双中心,集聚更多总部企业,形成多层次总部经济生态圈

    黄昏时分,42公里长的金银湖绿道上渐渐热闹起来。散步的老人、跑步的年轻人、嬉戏的孩童,构成了一幅生动的都市生活画卷。

    刚从航天三江集团退休的许亚南,每天要在环湖绿道步行10公里。他喜欢金银湖沿途的风景:整个街区就像一座大公园,出门就是景。

    良品铺子品牌中心的闻强对此深有同感。家住金银湖西岸的他,每天都要穿越整个湖区到东岸上班。闻强笑着说:“也许,这就是择一湖安一生的幸福吧。”

    金银湖街道银湖社区书记汪淑珍说,小区沿湖而建,风景秀丽,吸引众多企业高管、科研人才在此安家。

    居民的幸福感,源于金银湖“生态、生产、生活”的深度融合。数据显示,金银湖街道的社区数量已从最初的9个发展到18个,小区数量达75个,常住人口约23万人。“产城融合”的理想在这里变成了现实。

    回溯历史,这场“三生融合”的变革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金银湖“退渔还湖”工程启动,全面开展水质治理,同时开始建设金银湖城市湿地公园和环湖绿道。“政府20多年的持续投入,让金银湖的生态优势最终转化为了发展优势。”刘涛说。

    在中国电建集团湖北工程有限公司的曹凯旋看来,金银湖的魅力在于“三优”: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这里总部企业聚集,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工作和生活都能兼顾。”

    2024年,东西湖区提出打造“优于主城区”的金银湖总部新城。为实现目标,金银湖街道计划以金山大道、金银湖路为主轴,打造“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双中心,集聚更多总部企业,形成多层次总部经济生态圈。

    “还要补齐现代服务业这块短板。”刘涛表示,将依托金银湖万达、199+商圈等商业载体,完善“亿元楼宇”配套服务,构建“商业+商务”联动发展网络。同时,连片建设“金银湖CBD”,重点引入总部企业。

    “未来,我们要让金银湖成为武汉最具吸引力的总部经济高地和生活宜居地。”刘涛对此充满信心。

    近年来,省市提出,要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加快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目前,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东西湖区)正聚焦聚力“支点建设”,加速打造“产城融合”四大片区,即金银湖总部新城、网安科技新城、金银潭商务新区、陆港枢纽新区,实现以产兴城、以产聚人、以城留人、以城促产的良性循环,为全面建成产城融合的“中国网谷”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