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9月20日 星期六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学会“主动思考” 紫东太初4.0来了

    (上接第一版) 

    ■ 紫东太初已应用场景超百个

    “骨科嫦娥”管理数万种器械与耗材

    论坛同步发布“紫东太初云”平台,该平台涵盖算力服务、大模型训练、应用开发与具身智能四大核心板块,旨在为企业提供从底层算力、平台服务到实际场景应用的全链路支持。 

    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张家俊介绍,“紫东太初云”将深入赋能智慧教育、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关键领域,打造一批高质量标杆案例,协同合作伙伴共同推进大模型产业化落地。院长助理、紫东太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昊进一步阐释:“通过这个一站式平台,即使是非人工智能专业的工程人员,也可完成数据标注、模型选择、训练微调等一系列流程。”

    距离会场不远的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展厅内,多项应用实例得以展示:与华工科技合作的高精度激光焊接技术,使焊缝识别效率提升50%;与九州通共建的“骨科嫦娥”智慧服务平台,可自动识别并管理数万种医疗骨科器械与耗材。目前,以紫东太初大模型为基座,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已构建超过60个垂直领域模型,赋能超百个实际业务场景。

    今年3月,紫东太初大模型全国运营总部正式落户光谷。刘昊透露,公司将在低空经济、具身智能、制造与医疗等领域打造更多标杆案例,2025年有望实现亿元营收。

    活动现场,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与武汉市气象台合作成立“AI+气象”创新工作室,并与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共建“职业教育多模态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中心”,共28家企业签约成为“紫东太初”生态合作伙伴,覆盖算力芯片、具身智能、数据智能及行业应用等多方面。

    王金桥表示:“人工智能技术仍处于陡峭攀升阶段,全球竞争聚焦于人才、算法与算力。必须通过系统化、有组织的集团作战——包括算力调度、模型研发、推理优化与应用落地,实现持续迭代与系统级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