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9月20日 星期六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我们的话点亮了城市的夜空”

长江灯光秀成大学新生专属留言板

    长江灯光秀欢迎大学新生。

    在“古琴号”游轮上看灯光秀,大学新生很兴奋。

    长江日报讯(记者刘克取 通讯员武小青)当400余名大学新生乘“古琴号”游轮驶入长江江心,长江两岸高楼次第亮起。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潮起长江畔,青春正当时”“吾与武,共青春”……在2025开学季长江灯光秀新生集体成人礼现场,初来武汉的他们惊喜发现了自己写下的愿望与期许,“我们的话点亮了城市的夜空”。

    9月开学季,武汉迎来超30万名大学新生。一座拥有3500年历史的城市面临甜蜜的考题:如何让初来乍到的年轻追梦人感受武汉的好客与热情?

    武汉沿江有一道流动的风景,那就是长江灯光秀。作为两江四岸景观提升的核心载体,它串联起长江、汉江两岸沿线25公里内的建筑、桥梁、山体与码头,借助现代照明和动画技术,将江城独特的夜景风貌完整呈现。这片光影不仅勾勒出城市天际线,更是表达情感的媒介,每晚灯光熄灭前那句“武汉,晚安”,正是独属于这座城市的温柔见证。

    何不将这道光彩化作献给新生的第一声问候?为此,武汉市商务局联合共青团武汉市委(以下简称团市委)、武汉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武汉江汉朝宗集团有限公司与武汉旅联东湖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策划了本次特别活动,通过征集原创文案,让长江灯光秀成为大学新生的专属“留言板”。9月6日起,活动通过团市委官方公众号、在汉高校团组织发起征集,一周内收到大量投稿。最终精选出的20条学子寄语,在长江两岸展播。

    来自江苏南通的研一新生沙美霞情不自禁举起手机记录眼前的一切:“从登船那一刻起,每一处细节都让人感动。江水不语,却见证了一座城市对青年的呼唤与珍视。”

    “这哪里是灯光秀,明明是城市给我们的‘专属回信’!”湖北大学学科思政专业研一新生严妍凭栏远眺,眉眼间是藏不住的惊喜与感动。

    一句句跃动于楼宇之间的心声,不仅是学子对城市的深情告白,更是武汉给予青年的浪漫回礼。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说,希望通过这样新颖的方式,让每一位青年学子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创意与温度。“灯光会熄灭,但武汉对青年的欢迎与祝福永不落幕。”

    ◎ 大学新生寄语

    ■ 薛月荣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来自河南商丘的薛月荣初到武汉,便被这座依江而建的城市深深震撼。当她站在长江大桥上眺望滚滚江水,天堑变通途的壮阔景象让她不禁想起高中时背诵的毛泽东诗词——“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在她眼中,武汉正如这奔腾的江水和初升的太阳,充满磅礴朝气,而她本人也正处在“风华正茂”的年纪。

    薛月荣特意留存了自己的寄语在灯光秀中点亮的全程视频。对她而言,这份独特的“城市礼物”意义非凡。她说,在未来的四年大学生活中要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和志愿服务,在融入这座城市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它向前发展的一分子。

    ■ 谢文宇

    青春筑梦,风华“汉”漾

    来自江西吉安的谢文宇,对武汉的第一印象源于新闻中“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这句话。他心中的“英雄”,是历经风雨却始终坚韧不屈、于平凡中见精神的品格,来到武汉一看,果不其然。

    这里的江河波涛汹涌,高楼直插云天,食物热辣滚烫……他被大开大合的环境所震撼,整座城市都以一股昂扬向上的生命力推动人们勇往直前。

    更让他感到温暖的是武汉的人情味。老师和同学的热情让他感到亲切,与四位室友迅速建立的友谊让他很快融入了这里的生活。室友计划一起探索这座城市,国庆期间首站先登黄鹤楼,再去江汉路,以脚步丈量这座城市历史与现代交融的脉络。待到明年三四月,他们还要去赏樱,打卡武汉特色。

    ■ 何丽婷

    吾与武,共青春

    9月初,从甘肃武威来到武汉的何丽婷与父母第一次登上长江轮渡,江面的风还带着夏末的温暖。两岸灯火如星河倾泻,当“武汉开学了”五个字在楼宇间亮起时,她举起手机记录了这一刻。

    短短十几天后,她写下的“吾与武,共青春”入选在长江灯光秀上展播。看着自己的心声化作满城流光,她感到大学四年的崭新旅程,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满满的仪式感。

    “吾”,是我,是每一个初来乍到的少年;“武”,是武汉,是这座正年轻也厚重的城市。她笑称这是一场约定,“我的四年青春,也是它的日夜江声。我们要一起长大,一起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