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
一秒穿越到1938年的汉口
说起这次去看沉浸式戏剧《保元风云》,还挺有缘分的。我是参加超级文旅日“超级尝鲜”体验官活动前去的,与其说单纯去看演出,不如说是带着“记录者”的身份走进了汉口百年里份保元里。上周日晚上,当我走进那片古朴的街巷,就像进入时光隧道,坐着时光机回到了过去。
保元里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舞台,老式的桌椅、斑驳的墙面、挂在墙上的旧物件、复古的招牌勾勒出老汉口街巷的轮廓。演员们在人群中、老房子里、旧街巷里演绎着故事。观众要想跟上剧情,可不能老老实实坐着,得跟着演员“暴走”,在不同的场景里穿梭,自己探寻故事的发展。
真正的穿越感是从我换上老式服装那一刻开始的。推开一扇木门,走进一个按照当年样貌布置的房间,看着身边的演员,听着周围传来的对话声,我好像彻底融入了1938年的汉口。
不同方言的融入让场景更鲜活,茶馆老板那一口地道的河南方言韵味十足。他把角色演得活灵活现,仿佛真的在老汉口经营着一家茶馆,每天迎来送往各路客人,一举一动都带着市井的精明与烟火气,让我这个拍摄者都忍不住多给了他几个镜头。
作为拍摄者,我更多是在用镜头观察。虽然自己没能和演员有直接的对话互动,但剧情的吸引力丝毫未减。那些巡逻兵扛着枪从我身边匆匆走过,我的心跳会随着兵荒马乱的剧情而加速,这是电影无法给予的。
整场演出下来,我一边完成拍摄任务,一边被这种沉浸式情境体验震撼。它给我的不再是“看了一个故事”,而是“经历了一段时空”。当我结束拍摄,走出保元里,重新回到车水马龙的现代武汉街头时,那种恍惚感异常强烈。眼前的老建筑似乎被注入了新的灵魂,它们不再只是沉默的历史见证者,而是变得可感、可触、可体验。
这次经历让我通过镜头为老汉口的风云岁月留下了一些影像,而保元里也在我心里留下了不一样的味道。
——大武汉客户端网友@王良圆
■ 美文
栾花
它们是踏叶而来的信使,携着浅浅凉意叩响季节的门。缀满枝头一簇簇摇曳的金瓣,则是风儿写给人间最浪漫的诗。风过处花雨轻轻飘落,便成了满地碎金。
——大武汉客户端网友@whow
(整理:周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