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9月25日 星期四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武汉军休教育帮扶再结硕果

军休干部:服务人民的初心永不褪色

    市军休一中心与武汉西藏中学结对共建“军晖班”,藏族学生为军休干部献哈达。

    市军休八中心军休干部李秋堂寄语受助学生。

    市军休七中心在夏明翰小学开展公益助学活动。

    市军休六中心军休干部与受助学生一同参观海军工程大学“晓松队”荣誉室。

    初心永熙,使命在肩。

    今年年初,“武汉军休·公益助学基金”再次启动,武汉军休各个中心接力开展公益助学活动,助力学校硬件设施改善、关爱学子励志成才。每到一处,军休干部们宣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帮助孩子们厚植家国情怀、陶冶道德情操。英雄武汉,汇聚军休干部教育帮扶的动人乐章,留下了“武汉军休干部”这群温暖而有力的身影。

    潺潺爱心暖流汇。2023年6月21日,“武汉军休·公益助学基金”设立,武汉军休干部纷纷慷慨解囊、奉献爱心,首批募集资金250.1万元,由此打造武汉军休干部继续发光发热、赓续红色血脉的平台。

    武汉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军休干部将以“永远跟党走”的坚定姿态,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接续做好公益助学服务,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时代新人,为教育事业发展蓄势赋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 改善硬件设施、发放助学金

    关爱、引领学子励志成才

    5月14日,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一场无声的艺术对话感人上演: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八服务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军休八中心)送来手语演绎的歌曲《世界赠予我的》,孩子们以原创漆画《苍松有义、铁骨铮铮护幼竹》回赠致敬军民鱼水情。 

    活动现场,军休八中心向学校捐赠漆艺教学设备,包括砂带机、雕刻机等专业器械及数字化教学资源,为聋哑学生搭建非遗技艺学习平台。同时,向5名家庭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

    由此,“武汉军休·公益助学基金”新一轮公益活动启动,武汉军休8个中心接力开展公益助学活动。

    今年高温暑热来临前,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三服务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军休三中心)积极申请“武汉军休·公益助学金”,为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学生食堂购置并安装了一批空调。9月开学后,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五服务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军休五中心)又为该校30名困难学生捐助。捐赠现场,军休干部现场挥毫写下“莫道无声寂,自有凌云志”的寄语,表达对困难学生的殷切勉励。

    7月14日,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六服务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军休六中心)联合市慈善总会、硚口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举办“军休老兵互助 点亮求学之路”公益助学活动,12名家庭困难的退役军人子女(含孙子女)每人领取5000元助学金。“这笔助学金不仅带来了物质上的帮助,帮我解决了学费和生活费上的难题,更是精神上的鼓励,让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受助学生代表、江汉大学广告学专业学生小高动情地说。

    据介绍,今年“武汉军休·公益助学基金”公益助学活动重在关爱困难学生,以“物质帮扶与精神关怀并重”的助学理念,鼓励学子们“以坚韧之心逐梦,以奋斗之姿前行”,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努力学习、积极生活,用知识改变命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虽褪去戎装,但服务人民的初心永不褪色。” 军休八中心军休干部李秋堂说。

    ■ “军晖班”共建、“军星护苗”行动

    创新打造可持续帮扶项目

    5月28日,武汉西藏中学气氛热烈,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一服务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军休一中心)与武汉西藏中学结对共建的“军晖班”正式揭牌。未来三年,军休一中心将与西藏中学高一(三)班的孩子们持续开展文化交流互动,将军事与红色资源融入班级教学,厚植少数民族青少年的爱国爱党爱军情怀。

    武汉军休公益基金管委会副主任沙永金说,武汉军休系统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武汉西藏中学结对共建“军晖班”,是军休公益基金、军休一中心充分发挥军休干部作用、关心下一代成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行动。

    “愿你像奔腾的雅鲁藏布江一样勇往直前、拥抱梦想”“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增进民族团结作出贡献”“读史明智,立志成才”……军休一中心军休干部向“军晖班”捐赠体育用品、行李箱、书籍、服装等物资。在捐赠的书籍上,军休干部们饱含着深情和期望写下一句句寄语。学生们怀着崇敬和感激之情,向军休爷爷敬献象征着纯洁和敬意的哈达。

    武汉西藏中学党总支书记黄宝源表示,学校将充分利用此次结对共建的契机,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据介绍,“武汉军休·公益助学基金”新一轮公益助学活动,各军休中心结合属地特色,精准谋划,创新打造长期、持续公益项目,以提升武汉军休系统教育帮扶高度,彰显武汉军休教育帮扶赤诚之心。

    9月16日,江岸区爱特特殊儿童教育培训中心,“军星护苗·心智障碍者康复训练”公益项目启动。这一项目由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二服务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军休二中心)发起,聚焦改善13名心智障碍儿童的生活质量,为这些心智障碍儿童提供全面身体评估、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在康复训练室,军休二中心军休干部们与孩子们亲切互动,详细了解康复训练课程和设备使用情况。军休干部宋巨生说,作为军人家庭,我们深知教育和责任的重要性。心智障碍儿童的家长们在子女康复教育道路上付出了巨大努力,他们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我们将继续发扬‘退役不褪色’的精神,用实际行动守护这些需要特别关爱的孩子”。

    爱特中心主任胡弘感动地说,军休干部们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支持,更是一种精神力量。他们用军人的坚韧和担当,为这些特殊家庭点亮了希望的灯火。

    ■ 一堂课、一次参观、一首歌……

    红色基因传承与公益助学深度融合

    武汉西藏中学“军晖班”揭牌当日,一堂老兵宣讲为这里的学生们带来了宝贵的思政微课——军休一中心军休干部李建华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中国空军的建设和发展。大屏幕上展现中国空军英姿飒爽的身影,现场同学们的目光被深深吸引。李建华说,他希望通过当天的讲述,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一颗投身国防建设、保家卫国的种子。

    “军休爷爷、军休奶奶对我们深切的关爱让我有了更加宏伟的志向,那就是将来像他们一样参军报效祖国,我一定会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以优异的成绩来回馈这份关爱。”“军晖班”学生代表洛桑念扎说。

    9月1日,汉阳区夏明翰小学开学日,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七服务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军休七中心)的军休爷爷们与学校百余师生一起开展“军休公益助学·开学第一课”活动。

    在向学校捐赠图书、体育用品,发放“向阳成长公益助学金”后,军休七中心老兵宣讲队成员、军休干部李其成以《传承红色基因 书写时代华章》为题开讲“开学第一课”。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他动情讲述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艰辛历程和英雄事迹。他寄语孩子们:继承先烈遗志,珍惜美好时光,锤炼过硬本领,做全面发展的“明翰学子”,做信念坚定的好少年。

    红色宣讲话语铿锵,师生数次掌声雷动。夏明翰小学以革命烈士命名,听完“开学第一课”,学生们纷纷表示:感受到了军休爷爷们对我们成长的深切关怀,必将刻苦学习,将来长大之后回报社会,将这份爱和责任延续下去。

    一起参观海军工程大学“晓松队”荣誉室、齐声共唱《同一首歌》……“武汉军休·公益助学基金”公益活动每到一处,武汉军休老兵宣讲团成员和军休干部们,带着革命先辈的精神火种和对红色基因的深刻理解,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扇鲜活的“红色之窗”。

    武汉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武汉军休将传承红色基因与公益助学深度融合,用温情的帮扶传递关爱,用红色思政有效引导广大青少年触摸历史,赓续红色血脉、读懂时代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