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9月29日 星期一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同上一堂思政课”现场展示

让青春在新时代“支点建设”中发光

    “同上一堂思政课”展示活动现场。

    长江日报记者刘嘉 摄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副总工程师管永超(左)讲述核心技术攻关。

    长江日报记者刘嘉 摄

    长江日报讯(记者刘嘉)9月28日,由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弘扬伟大精神,奋力建成支点”2025年武汉市“同上一堂思政课”现场展示活动举行。

    这堂思政课将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与新时代英雄城市建设的火热实践深度融合,沿着“力量之源”“英雄血脉”“支点有我”的逻辑主线层层推进。课堂搭起一条“时光通道”,让厚重的历史与蓬勃的青春激情碰撞,伟大精神与年轻的心灵“撞个满怀”。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支点’吗?在物理学中,它能撬动千钧;在我们的人生中,它是信念扎根的土壤;对于武汉,它更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年一代的重任!”课程主讲人、中共武汉市委党校教育长翟一博教授以鲜活比喻开启“力量之源”篇章,拉近了宏大主题与学生的距离。翟一博以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传奇为叙事起点,深情追溯武汉作为大别山革命斗争重要策源地的红色根脉。紧接着,沉浸式情景剧《风云武汉》将观众带回全民抗战的烽火岁月。

    思政课进入“英雄血脉”篇章,聚焦当今时代掌握核心技术的关键之战。通过主持人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副总工程师管永超的现场对话,武汉科研团队面对挑战、自力更生、攻坚克难的决心与勇气跃然眼前。情景剧《一分钟》中,抗洪英雄与抗疫医护上演一场动人的跨越时空的对话,更让观众真切感受到英雄血脉在一代代人身上的赓续流淌。

    “支点有我”篇章将视角投向“创新”这一时代关键词,以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激光技术领域突破国际垄断的生动案例,深刻阐释了“创新是青年的必答题”。翟一博鼓励广大青年学子,要从大别山精神中汲取信念之钙,从抗洪精神中淬炼担当之肩,从抗疫精神中磨砺前行之勇,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实践动能。

    “这节课太震撼了!”武汉市常青第一中学高二学生林艺淳说,“在沉浸式体验中,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和抗疫精神的精髓。武汉,从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每个人都应是中部地区崛起蓝图上的一个‘支点’。只有脚踏实地,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才能汇聚起推动城市进步、国家繁荣的青春力量。”

    自2019年起,武汉市已连续七年精心打造“同上一堂思政课”品牌活动,持续拓展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五大阵地”。去年创新推出的“场馆里的思政课”,进一步打破了传统课堂边界,打造沉浸式教学新样态。今年,除继续举办现场展示和“场馆里的思政课”外,全市还将召开学校思想政治课工作座谈会、“支点建设武汉行”实践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