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10月07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品味城市独特魅力 触摸城市烟火诗意

武汉多条城市漫游线路出圈

    □ 长江日报记者黄丽娟 通讯员武文旅

    月满江城客自来,城市漫游正当时。10月5日、6日,国庆假期进入后半程,武汉依旧活力满满,多条精心设计的城市漫游线路成为全国游客打卡的热门之选。长江日报记者走访这些备受青睐的漫游路线,所到之处人流如织,欢声笑语不断,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放慢脚步,在街巷、楼阁间沉浸式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尽享生活诗意画卷。

    ■ 晴川阁:游客定格“火车穿桥过”画面

    “早就听说武汉的长江风光一绝,这次专门带着家人来体验‘江汉朝宗’的壮阔!”10月5日上午,在龟山蝴蝶泉,来自福建的游客陈先生一家正兴致勃勃地拍摄江、楼、桥同框的美景。此次武汉之行,他们提前做了不少攻略,最终选定了“龟山—铁门关—晴川阁—武汉长江大桥—黄鹤楼”这条经典漫游路线。

    上午10时不到,陈先生一家沿着龟山的登山步道缓缓向上。登顶龟山后,俯瞰江城全景,长江、汉江交汇处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陈先生忍不住拿起相机,连连按下快门,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

    从龟山下来,步行不到10分钟,便抵达了青砖黛瓦的铁门关。这是一座始建于三国时期的古关隘,城墙上的砖块刻着岁月的痕迹。来自广州的大学生李娜兴奋地说:“站在这里,好像穿越回了古代,太有代入感了!”

    穿过铁门关,记者随着如织的客流走进晴川阁,精美的壁画和雕刻映入眼帘,四周的景观长廊站满了拍照赏景的游客。突然,一阵“轰隆隆”的火车声由远及近。“看!火车来了!”有孩子喊道。游客们纷纷将镜头转向长江大桥,将“火车穿桥过”的画面定格。

    从晴川阁出来,步行10分钟不到,就走上武汉长江大桥。或驻足观景,或拍照留念,桥上的游客个个兴致勃勃。

    ■ 黎黄陂路:人流都快漫到沿江大道上了

    如果说“龟山线”主打历史与自然交融,那么汉口的“人文烟火线”则让游客们感受到了武汉鲜活的市井气息。

    10月6日上午10时,记者驱车从吉庆街到巴公房子,沿途见到举着手机拍摄路边老建筑的市民游客比比皆是。巴公房子前游客云集,众多红气球与百年历史建筑相映成趣。“这几天全是人,感觉黎黄陂路上的人流都快漫到沿江大道上了!”街边一家文创店的店员笑着说,假期店里的生意比平时好三倍。

    从巴公房子驱车前往武汉天地途中,可以看见百年老街区延庆里,不少游客正在打卡拍照。始建于1933年的汉口延庆里,经过修缮更新,国庆中秋假期正式对外开放。红色砖墙与错落绿植相映成趣,30多场艺术展、音乐会、趣味互动轮番上演,日均接待游客上万人次。

    在郝梦龄路上,古朴的建筑透着浓浓的年代感。相隔不远的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也迎来不少游客。11时30分,来自南京的王女士夫妇带着两个儿子,认真参观馆内的展陈。“带孩子来这里,不仅能让他们了解革命历史、接受红色教育,也能让他们感受武汉这座城市的厚重底蕴。”记者在馆内留言簿上看见,长假期间,该纪念馆迎来北京、上海、重庆等多地游客。

    ■ 斗级营街区:各个角度都能看见黄鹤楼

    武昌古城向来是全国年轻人最爱的漫游地。户部巷、昙华林、粮道街、地铁司门口黄鹤楼站红墙等处人气持续火爆。记者注意到,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上新”的景观,更让武昌古城在社交媒体上“火出圈”,成为游客必打卡的“新地标”。

    备受瞩目的武昌湾滨水景观带,串联起长江大桥与鹦鹉洲大桥,国庆节前正式开放,迅速成为“网红打卡新地标”,迎来客流高峰。

    随着二期贯通,武昌古城斗级营街区也被节日的热情点燃,成为年轻游客奔赴的打卡地。在斗级营街区,通过空中廊桥、小微景观等新打卡点,蛇山、长江、黄鹤楼等景观形成巧妙呼应。“从各个角度都能看见黄鹤楼。”有网友赞道。

    长假里,武汉的城市漫游线路,早已不只是“打卡清单”,更成了连接游客与城市、市民与生活的纽带。在这里,没有匆忙的赶场,没有紧绷的行程,只有慢下来的时光。无论是远道而来的游客,还是土生土长的市民,都能在漫游中品味武汉的独特魅力,触摸这座城市的烟火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