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史强)互为邻居的一老一少结成“楼搭子”是什么感受?23岁外卖女骑手夏欣雨说“有人挂念真好”,78岁的罗友英则说自己像多了个孙女。
10月7日7时40分,夏欣雨照常出门送外卖。听到开门声,住在隔壁的罗友英赶紧放下锅铲,推开大门,探出半个身子,笑着叮嘱她:“加油,慢一点,注意安全。”“好的,您家里灯泡问题别着急,我下班了帮您换。”夏欣雨笑着应了一声,跟老人挥手道别。
9年前,夏欣雨一家搬到了汉阳区琴断口街道百灵社区,罗友英和老伴就住在隔壁,平时遇到了就是点头打个招呼。3年前,罗友英的老伴去世了,两人对彼此的关注便多了些。
两年前,夏欣雨成为一名美团外卖骑手。上班第一天出门时,罗友英开门送别,叮嘱她要小心。这份来自家人以外的人的关心,让夏欣雨很感动。
第一天上班,夏欣雨送了23单,但她内心很沮丧。路不熟、商家出单延迟、被人不理解……“很多困难都是之前没有想到的。”夏欣雨说,送的一单麻辣烫,由于路上颠簸,送到时已洒了出来。
回到家时已是20时30分,带着一身疲倦的夏欣雨正在开门,隔壁的大门又开了,罗友英关心地问:“吃了吗?要不要我帮忙做一点?”“有人关心的感觉真好。”夏欣雨回忆,当时就觉得心里舒服多了。
从那一天开始,每天夏欣雨上下班,罗友英都会丢下手头的事开门打招呼,早上叮嘱安全,晚上送上鼓励。“这个孩子很坚强,我挺心疼她的。”罗友英说,年轻人刚开始工作很不容易,想着用这种方式支持她。
“每天上班,我都知道家里有个老人一直在默默挂念我,我要更加努力。”夏欣雨说,自己也变成了罗友英的“楼搭子”。
“在吗?我是隔壁的奶奶。”每次听到这样的敲门声,夏欣雨就知道老人遇到麻烦了,她也会利用空闲时间帮忙解决。
路上碰到罗友英买米买菜,夏欣雨会帮老人送到家,平时就在网上帮老人下单买米。老人不会在线交水电费和煤气费,夏欣雨有空时就用自己的手机帮忙缴费。
上个月,老人的窗纱坏了,夏欣雨就和妈妈趁着休息时间出门买材料,架起梯子一起用铁丝固定。修好后,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每次做饭有了好菜,夏欣雨总会给隔壁奶奶送去一份。罗友英擅长做牛肉酱,每年做好后会专门送来一大碗。“感觉身边多了个孙女,很开心。”罗友英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