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
一张剪纸,一份美好
退休后的日子里,我总喜欢做一些小手工制品,一来打发时间,二来觉得手头有点事做,心里踏实。2023年的一天,我无意间在网上看到别人的剪纸作品,精细的刀工、灵动的线条、鲜活的图案一下子吸引了我。我也想用剪刀“剪出”心里记挂的人和事。于是,我试着临摹,拿起剪刀一张一张地剪。慢慢地,我也爱上了剪纸。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我想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想来想去,我觉得“升国旗”场景最能承载这份情感,虽然没能去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但我可以用双手把那庄严而温暖的画面“剪”出来,让鲜艳的国旗在纸上“升起”。
我从网上找了一张升国旗的照片,把每一处细节在心里先“剪”一遍:想剪出国旗飘扬时的飘逸感,心里要有风在吹拂的想象,手法得跟着那份灵动“走”;想呈现节日的热闹,线条里就得藏着欢喜。我先用铅笔细细临摹,再握着剪刀,手法又轻又柔,一点一点地沿着轮廓剪。整整两天,我静坐在桌前,沉浸在每一个弧度、每一处细节中,终于完成剪纸作品《升国旗》。
国庆节前,同学聚会合影时,有一位同学未到现场。于是,我用剪纸把缺席的人“补”上去,让这份相聚的回忆没有遗憾。中秋节当天,我把两幅图中的圆月、玉兔和灯笼拼在一起,融进一张剪纸里,表达“月圆人团圆”的美好祝愿。
从2023年接触剪纸到现在,我能感觉到自己在慢慢进步,这离不开家人和朋友的鼓励和点赞。虽然目前我还做不到完全独立创作,大多数时候仍是临摹,但我已开始尝试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改动。剪纸让我学会了静心,也让我感受到:只要心里有美感,手上就会有灵气。未来,我会继续剪下去。临摹也好,创作也罢,只要剪刀、红纸在手,这份美好便会一直延续。
——大武汉客户端网友@真悦乐小红
(整理:周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