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佳节,青山区街头巷尾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汇聚成流动的红色海洋,行进其间的一抹抹藏蓝色身影格外醒目:十里钢城的社区村湾,“英模背包服务队”将户政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街头巷尾,“钢城义警”与民警联勤巡防织密平安防护网;江滩沿岸,第三警务站民警日夜守护一江安澜;企业园区,民警主动上门定制“平安服务”,把保障送进生产一线;大型活动现场,民警坚守岗位,用汗水守护欢笑……景美、人和、产业兴,离不开“警察蓝”的坚实守护。
今年以来,武汉市公安局青山区分局(武汉化学工业区分局)(以下简称青山分局)牢牢把握新时期公安工作创新、主动、规范、协同、精细、务实的新警务理念,强化实战导向、问题导向、基层导向、效果导向,以主动服务、基层基础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实践主动警务、预防警务,持续筑牢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优化营商环境。
■ 铸魂育人
擦亮忠诚“金招牌”
“连续奋战多日,双脚泡得发白,警服始终未干,但看到沙袋墙挡住洪峰、群众转危为安,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力量。”
6月23日,武汉防汛纪念碑前,青山公安新发展党员民警、辅警整齐列队,聆听新沟桥街派出所党员民警周华回忆2016年抗洪经历。红色记忆与抗洪精神交相辉映,传承的种子在年轻的心中生根发芽。
优质、高效的服务,离不开一支有理想、高素质的公安队伍。近年来,青山公安以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组织党员代表、青年党员代表参观武汉防汛陈列馆、武钢一号高炉等红色教育基地,同时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和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举办2期“破冰”学堂,开展6场交流研学,在全局范围内分级分类开展9批3400余人次政治轮训,为民警执法办案、服务群众提供精神指引。
7月22日下午,武汉气温高达36℃。青山公安英模背包服务队民警张瑶随同师傅——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彭涛如约来到121社区,为卧床的王先生(化姓)办理身份证换领业务。多次尝试后,张瑶发现王先生因长期卧床导致指纹脱皮难以被机器识别,经验丰富的彭涛俯身用湿巾细致擦拭,师徒二人默契配合,最终成功完成了指纹录入。
这一幕正是青山公安师徒“传帮带”机制的生动体现,典型选树、引领已然成为青山公安提升战斗力的“催化剂”:“一所三英模”数十年如一日服务群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胡永鹏甘做“小事警察”全心全意寻人找物、英模背包服务队将暖心服务送上门、武汉楷模程波在社区防控中默默付出……
耳濡目染英模事迹,青山分局青年民警接力传承、迅速成长,近年来先后涌现出恩施街步巡队、青和居社区警务团队、“灰车侠”沈鹏、军转民警邵奇等新典型,英模精神正在这片热土上绽放出新的光芒。如今,在青山区的大街小巷,民警们以“锤炼过硬本领”的追求应对急难险重,以“厚植为民情怀”的自觉服务群众,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守护平安的战斗力,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公安铁军”形象愈发鲜明。
■ 排忧解难
办好民生“暖心事”
“都是一个小区邻里邻居的,大家各退一步,不要伤了和气嘛。”9月12日下午,武汉楷模、新沟桥街派出所光明社区民警程波在辖区走访时,遇到居民吴女士(化姓)求助,称楼上住户经常深夜打牌扰民,自己多次上门协商均无果。了解情况后,“金牌调解员”程波积极联系物业、社区和律师多方协商调解,楼上住户最终同意在家中加装隔音垫,并保证尽量不在深夜打牌,吴女士也表示谅解,一场邻里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化解矛盾纠纷,源头发现是关键。青山公安将走访排查作为社区警务工作的“必修课”,组织民警深入辖区街头巷尾、社区楼栋,及时发现并化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截至目前,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858起。
9月10日上午,家住北京的李先生(化姓)来到武东街派出所报警,称自己今年4月从武汉订购了一批鱼苗,对方却因货物周转问题始终没有发货,也不愿退款。“群众事无小事,我们来帮你!”尽管案件的事发地和转账地都不在武东辖区,民警晏宏并没有推诿,而是主动联系卖家,多方搭建沟通平台。通过法律宣传,卖家最终当场退还了李先生的11000元货款。
群众事无小事,这不仅是民警晏宏的承诺,更是青山公安全体民警的服务准则。青山公安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小事不小看、小案不小办,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今年以来,已累计侦破民生小案337起,为群众挽回各类经济损失400余万元。
“警察同志,武商城市奥莱广场这边有个婆婆好像迷路了!”9月15日上午,红卫路街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后,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胡永鹏迅速赶到现场,简单询问后发现婆婆无法说清自家住址。民警一面安抚老人情绪,一面联动派出所指挥室快速研判,很快锁定婆婆的住址并将其安全送回家中。
针对人员走失类警情,青山公安整合警种资源、创新技战法,通过第一时间采集走失人员的衣着特征、随身物品、行为举止及个人习惯等关键信息开展精准研判和全面排查。今年以来,累计找回各类走失人员1320人,99%以上的走失人员在24小时内被找到。
■ 警务前置
打造营商“暖环境”
“注意安全距离,先断电再灭火!”8月29日上午,一场消防应急处置演练在武钢日铁镀锡板公司车间内有序展开。在轧钢派出所责任区民警樊晖的指导下,车间操作员第一时间切断“起火”电气柜供电、报告情况,随后配合民警、应急救援人员设置警戒线,完成应急处置。这样的安全演练已成为青山公安护航企业生产的常态化举措。今年以来,青山公安已组织警力深入辖区重点企业开展消防检查、应急演练、安全培训等服务1000余次,通过建立“一企一档”精准护航,将安全落实到生产一线。
“遇到用来源不明资金大量购金的,务必核实身份、资金来源。”9月18日上午,青山公安反诈中心民警黄道袁、辅警胡思敏联合治安大队走进武商城市奥莱,为金店店员讲解识别新型“黄金洗钱”犯罪的要点。这是青山公安“送法进企业”的一个缩影。
青山公安针对企业财务人员、车间工人等不同群体量身定制反诈、禁毒等课程,常态化组织民警深入企业开展精准宣传,营造平安稳定的生产环境。今年以来,已累计走进企业开展各类安全宣讲200余场,覆盖员工近万人次。
2月18日,青山区某大型装备设计公司服务器遭到病毒恶意攻击,服务器上近一年的装备装置设计资料被非法加密,无法打开,公司面临高额违约金和客户投诉。接警后,青山公安网安大队民警迅速到达现场进行勘查。通过对勒索病毒样本取证、梳理数据存储逻辑等技术手段,民警在历经8小时攻坚后成功实现突破,于当晚11时抢在犯罪分子泄露数据前成功恢复所有被加密数据,为企业避免了巨额损失。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青山公安对涉企案件始终坚持“零容忍、快受理、快侦办”原则,今年来累计快侦快破涉企案件28件,为企业挽回损失700余万元。
9月17日晚,恩施街步巡队民警李新伟在巡逻时发现一位老人在街边徘徊,问清老人是找不到预订的餐馆后,民警立即热心指路并将其护送至店门口,暖心的服务收获了老人和同桌朋友的点赞。作为青山区招牌美食街——恩施街的守护者,恩施街步巡队在强化显性用警、定点值守步巡的同时,积极践行“服务型警务”,主动掌握辖区商户、美食分布,为游客提供精准指引,全力护航“夜市经济”。
■ 改革赋能
启动守护“新引擎”
“救命啊!有人落水了!” 9月9日晚,青山区三弓广场江边传来呼救声,一名女大学生不慎滑入江中。正在附近值守的“钢城义警”郑少杭闻声而动,携救生设备与群众合力施救,仅3分钟便将落水者安全救上岸。这场高效救援,是青山公安创新江滩警务联巡共治机制的生动体现。
今年3月成立以来,青山公安第三警务综合服务站推动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并广泛发动“钢城义警”“长江救援队”等群防群治力量参与交通疏导、隐患排查、防溺水宣传等工作,逐步构建起警民联巡、信息联享、应急联动的共治格局。
此外,为了提高反应速度,青山公安创新多警种联动机制,构建扁平指挥、智慧防控、“巡处一体”的动态巡防新模式——江滩发生警情,第三警务站先行到场处置,警力不足时由反巡特大队快反力量支援,后续侦办则就近交由红钢城街派出所跟进。
4月10日下午,“钢城义警”严勤文在青山江滩巡逻时发现一名婆婆落水并第一时间上报,第三警务站民警万强、辅警彭博迅速到场将老人救起,检查确认老人体征平稳后,红钢城街派出所同步开展研判,确定老人身份及住址后将其平安送回家中。
江滩多警种联动机制的推行,打破了过去警情管辖区划的壁垒,使警情处置更顺畅。新机制自3月运行以来,江滩区域警情同比下降23.44%。“食品安全绝不可儿戏,切莫因疏忽或无知触碰法律红线!”9月17日下午,一场校园食品安全法制宣讲在青山区教育局进行。其间,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青山分局环食药侦大队民警宋晓波结合相关法律法规,针对食品经营中易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为当时在座的18家校园餐供应商开展普法培训。今年以来,青山公安顺应警务机制改革浪潮,整合经侦、派出所等单位部分警力成立环食药侦大队。成立以来,该大队迅速进入角色,聚焦校园食品安全、农贸市场、网络餐饮等重点领域,深入一线主动排查风险隐患,严厉打击涉及食品、药品、环境领域的违法犯罪,同时深入学校、企业开展常态化法制宣传、培训,全力筑牢辖区食药环领域的安全防线。
青山公安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庆中秋假期全体民警、辅警坚守岗位、忠诚履职,为辖区群众创造了一个平安有序的社会环境。
文/刘海龙 邵乐希
图/青山公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