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10月13日 星期一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2025武网,顶级赛事展现城市品质

    参加武网的运动员看长江江豚。

    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张帅给球迷签名。

    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上接第一版)  

    “每年我们都会到世界上很多的城市比赛,但基本是从酒店到球场两点一线。再次来到武汉,非常希望能够有机会去探索这个城市。”当高芙乘高铁从北京来武汉时,她这样说。

    10月6日,高芙应邀来到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拜智能机器人“光子”为师学习太极拳。“这比发球可难多了!”高芙在尝试模仿“光子”演示的太极拳动作后说。互动中,高芙还调皮地询问“光子”:“你知道高芙是谁吗?”“2025武汉网球公开赛,参赛选手包括世界排名第三的美国选手高芙……”“光子”的回答令高芙十分惊喜,她连声感叹这种结合传统与现代科技的形式“非常有趣”。

    10月5日,斯瓦泰克在造型奇特的中国建筑科技馆,用斗拱积木手工搭建了黄鹤楼模型。第一次来到武汉的斯瓦泰克表现出对中国传统建筑力学与美学的浓厚兴趣。听讲解时,她仰望着绘有古代星图的穹顶,领略到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建筑智慧。

    更让人难忘的是保利尼学说武汉话的场景——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保利尼居然说出了:“我是保总,蛮扎实,你们‘绵条’点!”不太标准的发音,反而凸显了一位国际球员主动融入本地文化的真诚。这份对东道主的尊重,瞬间拉近了她与球迷的距离。

    从2014年起,每逢武网期间,组委会都会邀请数十名参赛球员打卡参观武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搭建起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经过十余年的坚持,此类活动已从早期的简单展示进化到如今的深度探索。

    ■ 一系列创新设计,玩出沉浸式城市嘉年华

    10月10日,武网1/4决赛正在进行。“OUT!”当莱巴金娜击球出界,赛场上空响起了一声沉稳的判罚声。此时,身在新疆通过网络关注比赛的一位球迷会心一笑。原来,这声判罚是他专为武网录制的。虽然因故未能到现场观战,但这位球迷还是很开心自己能用一种特别的方式与武网亲密接触。

    今年武网,全面启用了高科技的电子线审系统,以科技赋能有效减少争议,确保比赛更加公平公正。原本只是一项单纯的技术升级,却让组委会整出了“花活”,将其转化成一项提升球迷观赛体验的创新举措——通过网上征集,收到近百名球迷发来的声音,从中选用了十多份合适的样本。球迷录制的“OUT!”就是其中之一。

    女单第二轮赛后新闻发布会上,通过武网今年新推出的“宠粉卡”活动,成为“武网体验官”的两位幸运球迷得到了向高芙提问的机会……

    从让球迷在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发声”,到让球迷变身“记者”现身发布会,武网通过一系列创新设计,彻底打破了观赛的“第四面墙“,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成了赛事的“共创者”。

    此外,今年武网赛期恰与国庆中秋假期重叠。市体育局依托武网,将赛事变成流量入口,在全市体育场馆、文旅景区、商业综合体,组织开展“乐网”“乐购”“乐赏”“乐动”“乐享”五大系列武汉体育金秋消费季活动,发放1000万元武汉体育消费券,深化体育产业与文旅市场的融合,掀起新一轮体育消费热潮。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据统计,活动启动前三天就突破10万人次。

    烟花散尽,繁华未止。2025年的武汉网球公开赛,用顶级的赛事、热情的观众、深厚的文化和无限的创新,完美诠释了一项国际顶级体育赛事如何超越竞技本身,成为赋能城市发展、传递城市温度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