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特检院)牵头申报的“老旧电梯安全技术评估与更新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验收。作为湖北省首批“两新”标准化试点,创新建立“政策指导+标准引领+质量支撑”三位一体服务模式,破解全省住宅老旧电梯安全管理难题。
■ 攻克“评估指标不统一”等多项执行难题
据悉,去年11月项目获批后,市特检院工作专班开启“加班加点赶进度、精益求精抠细节”模式,破解17项标准冲突点,形成8项制度性成果。
从反复打磨标准条文、构建完善的标准体系,到深入社区、物业、电梯维保企业开展数十场调研座谈,再到选取不同年限、不同品牌的老旧电梯开展试点验证,该院团队攻克了“评估指标不统一”等多项执行难题。
在标准化建设中,市特检院多维发力筑牢根基。聚焦“两新”政策,在公众号开设专栏解读;围绕安全评估等环节,依据国家标准构建科学标准体系,按PDCA方法优化;加强标准宣贯与监督,严把技术关,“以质为先”解决群众身边的住宅老旧电梯更新的安全问题,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
同时,该院还打造智慧化服务矩阵,建立老旧电梯数字档案库,录入设备参数、维修记录等数据,将改造后的老旧电梯纳入963333电梯应急救援指挥平台统一管理,实现全生命周期追溯。
■ 细化18个关键节点“一把尺子量到底”
据悉,该项目形成了一套涵盖老旧电梯安全技术评估、风险分级、更新改造流程、验收规范等全环节的标准化体系。
针对老旧电梯常见的“制动系统老化”“控制系统故障”等安全隐患,制定了12项核心评估指标,明确了“合格、限用、停用”三级风险判定标准。在更新改造环节,细化了从方案设计、设备选型到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的18个关键节点要求,为全省老旧电梯安全管理提供了“一把尺子量到底”的科学规范依据。
这一标准体系的建立,将进一步填补我省老旧电梯安全评估与更新改造领域标准空白,让长期以来“评估依据不足、改造规范欠缺”的行业痛点得到彻底解决。
依托该体系,为武汉83个老旧小区482台国债支持老旧电梯更新后设备的一次性检验合格率达100%,故障响应时效缩短40%,惠及15万户居民,得到了居民的好评。
市特检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开展标准宣贯,并提供专业化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检验检测技术咨询,让标准化成果成为切实守护群众“上下安全”的坚实力量。
(文:杨红玉)

上一版



朗读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