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敬乐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必须以打攻坚战、持久战的决心和恒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说到底就是要始终永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党的性质宗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时刻警惕脱离群众的危险,永远做人民的勤务员。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中央苏区时期,就形成了“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的好作风。红军长征途中,“半条被子”的故事感人至深。延安时期,要求党的干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局面,最终“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一百多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党领导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都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结果。党的百年奋斗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没有人民,我们便一事无成。
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初心不会自然保质保鲜,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尘褪色,久不滋养就会干涸枯萎,很容易走着走着就忘记了为什么要出发、要到哪里去,很容易走散了、走丢了。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锲而不舍抓作风建设,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群众观念得到了强化,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不愿和群众打交道,有的不会做群众工作;一些党员干部身上还不时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苗头。总的来说,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比过去大大增加。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终身课题,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并不意味着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就会减少,并不意味着党面临的脱离群众危险就会减少。相反,越是发展越要重视防范和克服脱离群众危险。如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如果党员、干部不了解人民需要的变化,工作理念、工作能力不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就容易脱离群众。
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中全方位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要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特权是最大的不公,容易滋生腐败,与党的宗旨背道而驰,与人民期盼反向而行,损害党的事业,影响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特权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但也要看到,当前特权思想滋生的土壤和环境依旧存在,“官本位”的心态依然残存在个别干部心中。如有的干部行权任性,无视规章制度、组织程序;有的干部以权谋私;有的干部越权享受,借公务接待大吃大喝等。这些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格格不入。必须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坚决反对和遏制。一方面,要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引导领导干部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滋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另一方面,要加大监督和惩治力度,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挖“四风”和腐败背后的特权问题,铲除特权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作者为黄石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