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记者汪文汉 实习生吉歆焱
清晨8时,长江新区六指街道新博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卫国,准时来到距离村委会500米的武汉楚尚道黄酒酿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酒厂)。他走进生产车间,仔细检查并调试设备。随着各个生产车间大门依次打开,黄酒生产的全套设备呈现在眼前。
淘米、蒸米、摊凉发酵……每个车间都被打扫得干净整洁,一排排设备整齐排列。随后,杨卫国走进生物检测室,轻轻打开电热恒温培养箱进行例行检查。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武汉楚尚道黄酒酿造有限公司即将正式投产,杨卫国的心情既激动又紧张。
黄酒产业,不仅承载着村民传统产业的延续,更寄托着村民走向富裕生活的美好期盼。
■ 家酿小黄酒从单打独斗到产业化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诗人李白对黄酒的赞美令人心驰神往。而今,在新博村,甘棠道黄酒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醇厚的口感,散发出别样魅力,成为酒中珍品,在当地小有名气。
新博村是南水北调工程移民村,全村共4个村民小组,130户565人。
2010年7月,新博村因南水北调工程从丹江口市浪河镇整建制移民搬迁至此,一同带来的,还有丹江口市浪河镇传承已久的黄酒酿造手艺。
同一年,杨卫国回到新博村工作。他发现,从丹江口市搬迁来的村民大多掌握酿造黄酒的技术,但通常只是自家饮用。
“单打独斗作战不行,必须统一握紧拳头。”意识到这一点,杨卫国下定决心带领村民统一制作、售卖黄酒。2017年,杨卫国注册了黄酒品牌“甘棠道”。2021年3月29日,新博村党支部创新尝试支部领办合作社,村集体与六家农户共同入股,成立武汉楚尚道黄酒专业合作社。村委会统一为村民们发放糯米、酒曲,村民们在家根据规定好的配方制作黄酒,再由村委会以2元一斤的价格收上来。新博村黄酒每年能销售1.5万公斤至2.5万公斤,给部分村民带来一些收入。
不过杨卫国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发现,合作社只能算小作坊,黄酒只能算农产品。想在平台、商超销售,必须办理生产许可证。
“这样小打小闹不行,必须形成产业。”2023年初,新博村党支部一班人达成共识,决定将合作社升级改造成正规黄酒厂。村党支部的这个想法得到了长江新区环境水务局和六指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大力支持。
2024年,通过整合移民后期扶持资金,新博村投资建设了标准化黄酒厂。
■ 新博村黄酒将摆进武汉餐厅
10月20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武汉楚尚道黄酒酿造有限公司,占地面积3.5亩的厂房一楼是酿酒的车间,二楼是黄酒展示区和体验区。
在黄酒厂的一楼,设有淘米、蒸米、摊凉、一次发酵、二次发酵、洗瓶间等车间,环境干净整洁。车间内还建有微生物检测室、理化检测室等质量控制部门。黄酒厂二楼,摆放着各种黄酒产品,有10公斤的罐装,也有1公斤小坛装。品尝一口,透出柔和的甜味,口感自然不腻。
“新博村黄酒第一次发酵需要2天,第二次发酵需要12天,一次成酒的过程需要半个月。一般制作的黄酒最多存放6个月,我们黄酒可以放置5年,保质期远高于其他黄酒。”杨卫国告诉记者,黄酒厂一年可以生产10万至20万公斤黄酒,年产值可达200万元,可以给村民提供30个就业岗位,有效带动村民致富。黄酒销售将从景区、平台、夜市等全方位进入市场。黄酒厂体验区一次可以接待50人,客人们不仅可以现场品酒,还可以体验制作黄酒。
杨卫国告诉记者,他们目前已与武汉一餐饮公司达成协议,“未来,市民在该公司位于武汉的门店用餐时,都可以品尝到新博村黄酒”。
近年来,新博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宜居村庄”“省级生态村”等多项荣誉。杨卫国也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 把移民村建成幸福村的样板
走进新博村,一栋栋白墙灰顶的村居鳞次栉比,乡村道路干净整洁,房前屋后花香宜人。健身锻炼场、生态停车场等生活区规划得井井有条,村里铺有宽阔的步行道,四周果树环绕,一幅整洁、文明、和谐、富裕的美丽乡村画卷跃入眼帘。
“我们一直努力将‘移民村’打造成‘幸福村’,让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杨卫国说道,产业兴旺,村民生活有保障,就更愿意参与村内公共事务,一起努力把村庄建设得更好。
随着黄酒厂、蓝莓大棚新产业不断兴起,近年来,新博村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收入稳步增加。2024年,新博村集体资产超过2800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收入达102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3.2万元。
新博村还正在筹备农产品加工园。目前已经和江汉大学合作。该农产品加工园将作为江汉大学的实训基地,村集体的年收入也能增加20万元。
在村子内还有一个小广场,新博村也将其改造成了游客的网红打卡点,节假日每天的收入能有1万至2万元,既增加了收入,又让村内环境更加美观。
杨卫国介绍,下一步,他打算与附近的黄陂区木兰景区合作,把新博村变成民宿村。
杨卫国说:“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我将继续保持昂扬的奋斗姿态,把村庄建设成为乡亲们安居乐业的和美家园,让乡亲们荷包更鼓、日子更幸福。”

上一版



朗读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