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10月27日 星期一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医生李元林投身基层医院

为社区儿童筑起第一道健康防线

    李元林在儿科坐诊。

    长江日报讯(记者关馨 通讯员李金冉)“有两个地方注意下,钙稍低了些,要保证奶量和维生素AD充足,铜稍高了点,少吃贝壳类食物和木耳。”10月14日下午3时许,洪山区张家湾街道烽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诊室,李元林医生刚结束一位患儿的心肺听诊,在等待间隙立刻拿起手机回复儿科群内家长的咨询。

    1995年出生的李元林,从武汉科技大学临床医学毕业后入职武汉一家三甲医院工作了5年。在一次基层义诊活动中,他深切感受到家长对孩子的关心与呵护,以及对家门口优质儿科医疗服务的渴望,于是毅然决定投身基层。“大医院需要好医生,基层社区更需要专业的儿科医生。”李元林说。

    自2023年加入洪山区张家湾街道烽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来,李元林每年接诊患儿超1万人次,还要负责每周至少4小时的上门随访。他自愿管理着32个儿科医患沟通群,服务患儿超6500人,每天利用空闲时间回复300多条信息,一直要忙到晚上11时,用实际行动为社区儿童筑起第一道健康防线。

    在接诊和微信群服务患儿家长之外,李元林积极推进基层医院儿科标准化建设,引进儿童鼻腔冲洗、肺部理疗等先进诊疗技术,优化就诊流程,不断缩小基层与市级医疗机构在儿科医疗服务能力上的差距。他还定期组织科室业务学习,将三甲医院的诊疗规范和管理经验引入基层。

    工作之余,李元林的爱心延伸到公益领域。9年前,他开始无偿献血并加入中华骨髓库,直到今年2月17日,他成功捐献274毫升造血干细胞,成为湖北省第70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孩子们需要我,我不能离开太久。”李元林通过股静脉置管采集分离造血干细胞,捐献后仅休息两天就返回工作岗位。他用专业和坚守,诠释着基层儿科“健康守门人”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