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评论员刘功虎
小到做具体事情,大到推动城市发展,矛盾无处不在,问题无时不有。面对矛盾和困难,我们要怎么看、怎么干?是绕道走、往后退,还是迎难而上,想办法破解?
辩证法深刻揭示,每一次矛盾的揭露与分析,都是推动事物螺旋式上升的契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同时产生”。只要我们敢于揭露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矛盾总是能克服的,事物发展总是螺旋上升。
当前,随着内外部环境深刻变化,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工作难度加大,困难随之而来。这是大家共同面对的。武汉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得天独厚,条件优于许多地区,关键在于如何将优势转化为胜势。放眼全国,曾是贫困县的浙江义乌,凭借“鸡毛换糖”的韧劲,闯出了“世界超市”的奇迹;资源匮乏的浙江萧山,从萝卜干产业起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些案例无不说明:思路一变天地宽。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共产党员的特点是越困难越有劲、越团结。”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探索新路、开创新局,往往在攻坚克难中推进。
要树立有解思维。面对“一难两难多难”,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办法总是在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主动作为、不等不靠,深入研究问题、善于开动脑筋,就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相反,坐而论道、怨天尤人,问题不可能自动求解。唯有以有解思维直面挑战,才能化被动为主动。
要树立改革思维。无数经验告诉我们,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唯有闯新路,才能有活路。进一步解放思想,善用改革方法破解难题,大胆试、大胆闯,以改革创新引领发展突围,问题清单就能转化为成绩清单。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国改革开放中的农村包产到户等创新,无不源于群众实践。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充分激发群众智慧,就能释放全社会创新创造潜能。
要树立市场思维。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是“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政府有为不是“大包大揽”,而是善用市场机制整合资源、推进工作,实现“四两拨千斤”。过去依赖行政手段的模式已难适应新要求,唯有以市场思维优化资源配置,整合一切空间、政策与资源,以政府更加有为推动市场更加有效,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武汉是一座以“英雄”为精神标识的城市,历经疾风骤雨,我们无不是从困难中学习,从挫折中奋起,在淬炼中铸就英雄的精神品质,它赋予了我们“踏平坎坷成大道”的万丈豪情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困难与挑战并存,只要我们鼓足“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勇气,坚持干中学、学中干,就能在破解难题中不断提升能力,在迎接挑战中不断开创新天地。

上一版



朗读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