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评论员刘功虎
基层工作最重要的是“抓落实”。能干什么、该干什么明确之后,关键在于“干”,核心在于“成”,多做一点难事尤为重要。
“难事”往往是发展中的堵点、痛点,是制约事业前进的瓶颈。抓落实要敢于向“难事”亮剑,精准突破堵点,加快推动工作。
多做难事,练就真本事。做难事,往往意味着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要处理更复杂的矛盾,这迫使我们跳出舒适区,突破思维定式,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方法。在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的实践中,能迅速增长才干。
多做难事,收获成就感。越是困难多、矛盾大的地方,越是发展转型的关键节点,越是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当我们努力攻克了难关,办成了难事,干部价值就得到了体现。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群众认可、组织信任,内心也会获得无与伦比的踏实感和成就感——许多好干部喜欢做难事,是有道理的。
多做难事,锤炼政绩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年集中力量,实实在在解决几个困扰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积小胜为大胜,就能促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种循序渐进的积累,既是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的阶梯,也是“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淬炼。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多做难事,于自身、于事业都必有所得,定有大成。

上一版



朗读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