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11月05日 星期三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在返乡创业中发现商机

黄石小伙7个月拼出8000万元产值

    刘建在厂房检查生产情况。 

    长江日报记者高喜明 摄

    □ 长江日报记者高喜明 通讯员张茜

    10月29日,位于黄石智能制造(模具)产业园的湖北建能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内,一个个盾构机刀圈正从机器上下线。38岁的刘建站在车间,仔细检查着生产情况。他大学毕业后选定模具钢赛道,创办了这家公司。

    刘建出生于黄石市西塞山区河口镇二港村,2010年从江西财经大学毕业后,在江西找了一份销售水管的工作。“那时刚毕业,满脑子都是工作的事情。有时白天谈个大单,晚上做梦梦到单子被别人抢了去,惊出一身冷汗。”刘建说,仅用了一年时间,他的月薪就过了万元。

    2011年,家里出现变故,刘建辞职回到老家。河口镇因靠近大冶特钢的区位优势,在大冶特钢产业链的延伸下,当地有很多模具钢厂。回老家后,刘建到亲戚开的模具钢厂上班,从事模具钢销售。

    凭着拼命三郎的狠劲,刘建推销模具钢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到了2015年,他开始自己创业,成立贸易公司专营模具钢销售。

    可创业哪有那么简单,公司开业一年,刘建一算,亏了五六十万元。他沉下心寻找原因,发现黄石的模具钢虽然产量多,但大多数都是做材料,通过贸易商进行分销,分销商再卖给下游的制造商。“厂家根本不知客户的需求,生产的都是‘大路货’,产品很容易滞销。”刘建说,作为一个贸易商,他突然想到跳开贸易环节,自己建工厂直接面向客户进行订制性生产,将材料加工成成品,在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也能提高企业的利润。

    说干就干,刘建在做模具钢贸易的同时,也租下厂房开始根据客户的需要,利用模具钢订制高端成品。到了2020年,他租的仓库达到了5个,租金越来越高,他又开始谋划建设自己的厂房。

    2023年,他拿出这些年挣来的2000多万元,再加上银行贷款,凑了整整3000万元,在黄石智能制造(模具)产业园拿下34亩地建设厂房。

    2024年5月,湖北建能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新厂房正式投产,当年就实现产值8000余万元。如今,湖北建能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拥有19项实用型专利,核心产品盾构机刀圈、石油钻杆模芯在业内非常畅销。

    “大学毕业找工作时,行业一定要选对,选对了就要坚持下去。”回想自己的创业历程,刘建说,他一直坚定地选择模具钢赛道才是成功的关键,同时他也很幸运,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的合作伙伴。

    目前,刘建正在人社部门的指导下,申请创业贷款。他准备再用3年时间沉淀,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工艺。“现在我们的盾构机刀圈已通过中间商,使用在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建设的工地上,3年后,我们要实现直接对接项目,为我国的智能制造和基建作出更大的贡献。”刘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