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张杰指出,武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古建筑资源,它们已成为城市名片,也是城市宝贵的资源。武汉的城市更新立足于继续充分挖掘,把历史建筑的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出来。“城市更新不是把历史建筑‘冻’起来,而是让历史建筑焕发新的生机,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们。”
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王辉认为,对既有建筑的保护修缮再活化利用,可以更好地“让城市更新项目与城市共生”。
“城市更新的核心是吸引并凝聚人群参与进去,让城市更新项目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景德镇陶文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子力说。
■ 打造更具温度的“生活共同体”
武汉城市更新接地气有人气提心气
当前,武汉正在推进以城市更新带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变,以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邓东对“转变”感受真切。“来过武汉多次,发现武汉很多地方改造后人气更旺,经济更繁荣,接地气、有人气、提心气,为城市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他进一步阐释,城市更新为不同人群提供共融空间,如夜市、社区广场等,打破社交壁垒,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打造更具温度的“生活共同体”。“‘温度’是城市更新的灵魂所在,它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平衡着发展与人文,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重要支撑。”
桂学文则对武汉城市更新提出建议:可利用“城市更新数字化平台”实现全域统筹;创新“XOD+新PPP+EPC”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加强“三师”(责任规划师、责任建筑师、责任评估师)联创,提升设计水平;聚焦环湖片区、环大学片区等重点区域,推动“更新带治理”与基层治理协同,“让千年文化与现代活力共生共荣”。

上一版



朗读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