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评论员
“坚决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要求。全会闭幕后的首次国内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海南、广东两省,在广东考察调研时再次强调要“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明确提出,坚定信心、决战决胜,全面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市委常委会举行扩大会议,动员全市上下全力冲刺决胜,坚决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保“十四五”收好官、“十五五”开好局。
2025年,是一个承载特殊历史使命的年份。我们正站在收官“十四五”、迈向“十五五”的关键交汇点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壮阔画卷正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正需夯实基础、积蓄势能,全面发力、攻坚突破。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是全国大局所在。经济大市要勇挑大梁,这是讲政治、顾大局的必然要求。对一个地方而言,胸怀“国之大者”,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重要的体现就是能否切实扛起责任使命,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从全国看,武汉作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支撑,要在贡献国家发展大局中展现关键担当。从全省看,支点建设“一年开新局”、交出新答卷,龙头在武汉,关键看武汉。从武汉自身看,在两个五年规划交汇的重要关头,实现全年目标任务事关“十五五”开局起步,事关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事关发展气场进一步升腾。决胜全年目标,既是对城市发展成色的集中检验,也是扛牢经济大市使命担当的实战考核。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背后不仅是科技与产业的活力、经济发展的质效与后劲,还是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升。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民生也是最大的政治。在武汉发展实践中,每一个百分点的GDP增长,关系着无数人的安居乐业;每一个投资项目的落地,牵动着产业链上企业的生存发展;每一次消费活力的释放,体现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信心。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承载着期盼,映照着信心,寄托着幸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不仅是硬账硬结的冲刺决胜,更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是践行人民至上原则的具体行动。
时间不等人,距离2025年收官只有一个多月时间,必须加压奋进,全力冲刺。
回顾前三个季度,武汉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多项指标表现亮眼,发展态势生机勃勃,为我们决胜全年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充足底气。同时,武汉在产业根基、科技创新、区位交通、人才资源等方面积淀的独特优势,正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坚实支撑。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审视发展环境,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交织,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产业结构调整仍在深水区,新旧动能转换尤需加力,转型发展任重道远。复杂局面之下,更需定力与魄力。全市上下必须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以全力全速之姿,冲刺四季度,决胜全年红。
冲刺决胜,就是锚定目标、分秒必争,就是不打折扣、不遗余力,就是排除万难、使命必达。我们要清晰认识到,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我们也要坚信,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行百里者半九十,越靠近终点线,越要克服三种心态:疲劳厌战,认为长期努力后可以松口气的“歇脚心态”;标准不高,满足于过得去、不出彩的“差不多心态”;盲目乐观,未到终点就开始庆祝的“哨声未响就开香槟”心态。全力冲刺决胜,需要以“满格”的精神状态,跑好“最后一公里”,要再鼓一把劲,紧盯目标不放松,聚焦问题不撒手;要再提一股气,坚持一流标准,追求最佳效果;要再加一把力,决战决胜,不获全胜不收兵。
冲刺决胜,关键在精神,核心在状态。唯有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以奋发有为的昂扬姿态,方能夺取最终胜利。比困难更高的是信心决心,比挑战更强的是顽强意志。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镌刻着“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基因,历来勇于在风浪中劈波斩浪、在挑战中奋勇前行。在决胜全年目标的关键时刻,我们更要激扬英雄之志,鼓足英雄之气,发扬“小干部干大事业”的豪气、“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勇气、“在表扬声中干工作”的志气、“功成不必在我”的大气,坚决完成任务不动摇,坚定打赢收官战不松劲。
让我们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各行各业、每个岗位加油跑起来,全力拼起来,以实际行动扛牢大城担当,决胜全年目标,为全省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武汉贡献,昂首阔步迈向新的征程。

上一版



朗读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