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11月17日 星期一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车谷英才”与产业新城同频共振

    位于武汉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全市首个人才服务驿站。

    武汉经开区“秋季引才计划”走进西安。

    从突破“卡脖子”技术的科学家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业者,从顶尖高校的青年才俊到技艺精湛的技能大师……在中国车谷,奔腾不息的不只是生产线上的新车,还有与产业同频共振的人才“活水”,各路英才正在书写产才融合的生动故事。

    “十四五”期间,武汉经开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系统构建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全链条人才体系,以人才“第一资源”激发创新“第一动力”,推动人才与产业相互成就、彼此滋养。

    ■ 政策升级

    精准施策构筑人才高地

    2023年初,海归博士李钾作为高层次人才加盟东风汽车研发总院,从事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技术研究。

    短短两年多,李钾带领团队建立电磁兼容传导性能仿真预测模型,不仅填补了正向设计空白,还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节省近百万元研发费用。他本人也从项目负责人成长为东风汽车研发总院项目带头人。

    “武汉经开区为我们全家团聚创造了条件。”李钾介绍,如今,他将父母从山东老家接到武汉,同是海归的妻子入职区域重点企业技术研发岗位,“我们一家人已在车谷扎稳了根!”

    “十四五”以来,武汉经开区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区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赴海外和国内重点区域开展“双招双引”,成功推动星际魅族、芯擎科技、采埃孚等一批龙头企业加大投资,吸引东软张陈、法睿兰达李大伟等领军人才扎根创业。

    5年来,全区人才政策全面升级,实现从1.0到3.0的迭代跨越,构建涵盖安居、医疗、金融等八大领域的全方位人才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引育院士专家37名、国家和省级重点联系专家62名、“武汉英才”204名、“车谷英才”791名,享受政府津贴专家355名,年均吸纳高校毕业生约2万人,累计发放人才项目资金5亿元,资助“车谷英才”专项1172个,带动项目投入总资金约200亿元,“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良性发展格局持续巩固。

    ■ 平台焕新

    多元载体激活创新动能

    芯擎科技自主研发全场景高阶自动驾驶芯片关键技术,鼎龙CMP抛光材料成功打破国外长期垄断,东风汽车高性能车规级MCU芯片填补国内空白,中眸医疗全球首创基因疗法,为失明者点亮视觉“重启键”……

    “十四五”期间,武汉经开区涌现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在新能源、智能驾驶、半导体材料、生物医药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而其中,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人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才引进来,不仅要留得住,还要用得好。为此,武汉经开区党工委组织部高标准打造车谷人才创新港,设立“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为人才提供免费办公场地与定制服务。科大讯飞从初创团队成长为超千人的区域AI领军企业,东软教育“AI+教育”方案落地10所院校,机械工业规划研究院等十余家企业在创新港茁壮成长。

    同时,武汉经开区还建成了湖北青创园、环太子湖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双创载体,构建起“空间+服务+资源”的完整生态。通过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计划、最高30万元创业资助,助力青年人才从初创迈向成熟。武汉经开区还组建武汉市首家中试平台联盟,集聚31家中试平台,布局3家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车谷科创投资基金,以“耐心资本”陪伴科技成果跨越“最后一公里”。

    在人才驱动下,2024年武汉经开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56亿元,连续三年翻番;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6%,高于全市1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0家,三年增长4倍;培育103家省级科创“新物种”,涌现5家独角兽、2家驼鹿企业。

    ■ 服务优化

    贴心保障营造留人环境

    上个月,武汉经开区启动“秋季引才计划”,集结东软集团、中铁十一局、天源集团、岚图汽车等20余家重点企业,携3000个优质岗位走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近期,“秋季引才计划”还将走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招才引智。

    武汉经开区还组织区内园区、经济部门业务骨干及人才、企业家代表,先后赴杭州、西安开展干部“启智提能行”暨民营企业实训营活动,通过干部与企业家“同窗共学”模式,探索政企协同赋能人才与产业创新发展。

    近年来,武汉经开区党工委组织部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深入实施“学子聚汉”工程,打造“车谷梦之旅”“校友看车谷”等品牌活动,每年筹集5万余个优质岗位,吸引约2万名高校毕业生扎根车谷;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引才渠道,设立中国车谷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中心(法国)、“汉港澳青年交流驿站”,累计引进海外人才586名,给予招才引智优秀企业奖励。

    今年3月,来自十堰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储鑫来车谷求职。他在车谷青年人才公寓办理入住,并申请了7天免费住宿。人才公寓周边交通方便,地铁、超市近在咫尺;公寓内电视、桌椅、衣架、吹风机等设备一应俱全,还24小时供应热水。储鑫扫描二维码登录“武汉经开区公共招聘”微信公众号,企业招聘信息随之跳出,“车谷的人才服务,真正做到了我们心坎上!”

    “十四五”期间,武汉经开区累计兑现人才安居资金超1.3亿元,筹集人才公寓7900余套,设立三大片区青年人才驿站,为外地求职大学生提供7天免费住宿,让人才真正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温暖;建设全省首个集人才展厅、创客空间、科技孵化、政商服务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车谷人才创新港,常态化开展“七大人才品牌活动”;启用全市首个人才服务驿站,36项人才服务实现“一站式”办理;开通“车谷人才一卡通”平台,可线上办理安居补贴申请、交通出行、健康体检、体育场馆预约、人才活动报名等多项服务,打造全方位数字服务体验。

    武汉经开区党工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面向“十五五”,武汉经开区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优越的环境、更完善的机制,广纳天下英才,让更多“千里马”在车谷大地竞相奔腾,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张智 张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