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林桂红带领村民利用企业尾料修路

每天三五米 三年路修成

长江日报 2024年06月07日

    林桂红查看村里的荷塘。     长江日报记者王东方 摄
        【人物档案】
        林桂红:长江新区阳逻街道军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妇联主席,市级“最美岗花”。

      □ 长江日报记者王东方 通讯员梁新红 陈芸

      “多亏了林书记,让村里5000米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现在村民出行、田间劳作方便多了。”看着村里的路一天天修好,长江新区阳逻街道军民村的村民心里乐开了花。

      村民口中的林书记,叫林桂红,是军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从2019年上任起,林桂红用心解决村民的烦心事、困难事,把村民的每一件小事当成“天大的事”办好。“村民利益无小事”,这是她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军民村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全村农户268户。成为村支书后,林桂红走访每一户村民,了解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她发现,路不好,是村民共同的“烦心事”。

      原来,村里有一条后湖路,是村民田间生产、农产品运输的必经之路,然而这条路却是条土路,坑洼不平、石子裸露、雨天积水,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路通了,人心才会通。”林桂红修路的想法逐渐坚定。

      谁来修路? 钱从哪里来? 由于军民村村集体经济薄弱,没有修路资金,林桂红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商议后,决定向村周边企业“化缘”。林桂红了解到,军民村附近的源锦商砼公司每天凌晨送完货后,会有剩余的混凝土,对于企业来说,这些只是废料,但在林桂红看来,这些却是宝贝。

      “我立刻上门沟通,希望把这些剩余的混凝土回收利用。我的想法很快得到了企业的支持。”林桂红说,有了修路的材料,村民自发组建起施工队。施工队成员韩加生介绍:“每天凌晨1时左右,源锦商砼公司的运输车将剩余的混凝土运到后湖路上,林书记现场盯进度,村民用铁锹将路面铺平,每天大约能铺三五米。”

      干群携手凌晨修路的场景,在军民村坚持了3年,这条长达5000米的“泥巴路”终于变身“水泥路”。村民林建学说:“后湖路两边是村民种植的蔬菜,沿途池塘里还有莲藕和小龙虾。每天早上,村民从这里将菜运到汉口北市场进行售卖,路修好了,村民的致富路越来越畅通。”

      3年共同修路,也让村民和林桂红越来越亲近,“有事就找林书记”成为村民的共识。据了解,近年来,林桂红帮助26名困难村民就近就业,并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巾帼巧娘培训计划”,扶持更多农村妇女在家政、手工、文旅等特色领域就业增收。

      村民邱春英今年54岁,因丈夫患癌,女儿残疾,家庭十分困难。在林桂红的推荐下,邱春英实现了家门口就业。邱春英说:“林书记一直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大家伙打心底感激她。”

      本版策划/李英波 统筹/贾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