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地》特约点评员阿明
本刊上期刊登的《武汉“三夏”订单生产种田越来越轻松农机加装智辅系统能摸黑干活》,反映订单农业的实践已让一些种植大户尝到甜头。笔者认为,订单农业是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发展方向。
它有利于克服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增强农户逆向思维、以销定产的市场意识,从农业播种开始就知道为谁而生产、生产什么,用户对象是清晰而具体的,而不致于到了收获季节再去推销,减少农产品滞销和浪费,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它有利于引领农业规模化发展,让分散生产的小农户通过土地流转、生产合作社等方式,与种植大户形成长期紧密型合作关系,订单是前提、是纽带、是根本,有了订单就能让小农户融入大产业,让小乡村连结大市场,让农户种得安心、卖得省心,从规模经济中受益。
它还有利于稳定保障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料供应,建立质优价稳的原料基地,形成良性的以工带农的合作关系。
订单农业这种生产方式要可持续地发展下去,签约双方都要遵循契约精神,认真执行合同约定的农产品价格、品种、数量、质量、标准等条款,特别是农产品价格有波动时,签约双方更要信守承诺,既要利益均沾,更要风险共担。诚信为本,这是合作共赢的基石,千万不能急功近利,搞“一锤子买卖”。如种植大户与分散生产的小农户共同构成订单农业的供应方,种植大户与小农户之间也要基于自愿平等的精神,强化合同意识,形成利益共同体,要着眼于签约双方建立长期的订单式合作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签约双方高质量发展。
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鼓励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订单农业,不断调整优化支农举措,规范订单农业合作关系,依法依规维护签约双方权益,为订单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