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前,父母到底该如何做?

长江日报 2024年06月07日

    还有十几天就要中考了,初三的一位妈妈很苦恼,明明时间这么紧张了,怎么女儿还非要去参加学校的活动,去凑热闹,这些时间拿来复习该有多好?还有好朋友的负面情绪她也要听,明明听完自己也不能处理,还浪费了学习的时间。这位妈妈绞尽脑汁想劝自己的女儿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可女儿不仅不听,还露出不耐烦的神情,说妈妈影响了她学习的心情,妈妈也不知道怎么做了……难道做父母的就不能管了吗?九年磨一剑,六月试锋芒,每一位初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中考能发挥出色,父母该如何陪伴才能稳定孩子考前心态,助力孩子向梦想冲刺?本期《你问我答》特邀武汉外国语学校初中部专职心理老师潘之瑶和家长们交流考前心态调整的话题。

    考前最后的阶段,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长一颗宽容理解的心,家长可以做孩子的“心理按摩师”。

    其实,临近中考,孩子们的压力是越来越大的,这些压力在一些同学身上的表现是神情严肃紧张兮兮,抓紧每个时间复习,害怕自己浪费了时间。而在有一些同学身上的体现是躺着不想动,或者是去打游戏、听音乐、和同学聊天等,他们用这样的方式释放压力。但这些表现在家长看来就是“浪费时间”,如果家长催得越多,越反对,他们反而会增加愧疚感,待处理的情绪越多,他们花在这些“解压”的事件上的时间也会增多……

    决定学习成绩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心态。方法和习惯已经不是考前我们能立竿见影改变的。所以这个时期,看到孩子或这或那的许多毛病,不要急于去纠正他。时刻提醒自己,你能为孩子做的,是使他在这个时期保持一个稳定的学习心态。

    具体来说,一是照顾好他的饮食、生活起居,二就是闭上批评的嘴巴。也许他吃饭的时间有点长,也许他在厕所磨叽了半天,也许一晚上他去厨房翻了几次冰箱……不管怎样这段时期不要吭声,这是你对孩子的体谅,这就是我们能为孩子做的。

    ■ 做孩子的心理按摩师

    理解孩子的艰苦,宽容孩子的失败,鼓舞孩子的斗志,做好孩子的“心理按摩师”。面对中考,每个孩子都像是在前方作战的士兵,这时后方的大本营很重要,而良好的家庭氛围就是孩子重要的精神补给,可以给孩子带来温暖,让孩子感受到支持。即使再急,也得内紧外松,稳住阵脚,使家庭生活保持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并努力用平静、快乐的情绪来感染孩子。用正向思维看待孩子考前的一切行为。例如成绩起伏,说明孩子太要强了,想让成绩更上一层楼,才出现了动机过强导致成绩下降;孩子想玩一会手机,就是太累了想放松一下;孩子和异性同学走得很近,是因为在紧张焦虑的学习生活中,孩子不光需要家长、老师的支持,也需要同学朋友的支持,这都是孩子努力上进的动力源泉。 

    不同的人情绪缓解方式是不同的,绘画、听音乐、和朋友聊天这些都是青少年热衷的方式,还有人喜欢阅读、散步等,建议家长在这段时间经常跟孩子聊聊天、散散步,使用孩子喜欢的方式陪伴,让孩子把心里的压力、苦恼说出来。这里为大家介绍一种心理技术,可以帮助自己不被情绪牵着走,利用感官与外界环境建立现实的物理链接,让自己找回当下,找回内在的安全感,缓解负面情绪。家长可以试试用这个技术帮助孩子缓解情绪,也可以用这个技术帮助自己缓解情绪。

    ■ 情绪着陆练习5-4-3-2-1

    5观察你周围的环境,挑选5件你所看到的东西,说出它们的名称和颜色。如红色书本、蓝色沙发。

    4观察你周围的环境,找到4件你可以触摸的东西,说出它们的质地和触感。如木头的桌子、椅子是硬的。

    3专注地倾听环境,细数你能听到的3种声音。如马路上的车辆、房间的猫咪。

    2说出你闻得到的气味。如植物的泥土味。

    1体验一种你可以品尝的味道。如入口微苦的巧克力。

    ■ 迎考冲刺,这些话请不要对孩子说

    家长:“我们对你要求不高,你自己好好考试就行了。”

    这样的话语其实大部分孩子都不会喜欢,他们会感觉自己的家长不相信自己,会感到挫败。建议这样对孩子说:“你只要发挥出正常的水平,我们都可以接受。”

    家长:“这几天你什么事都不用管,只管专心考试。”

    会从侧面加大对孩子的压力,实际上是在提醒孩子:考试是盖过一切最重要的事情。建议孩子也做一些考试之外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缓解紧张和对考试的过度注意,有事可做比空着急更好。建议家长这样对孩子说:“你主要负责考试,其他事情交给父母,我们各负其责。”

    家长:“赶紧睡觉,好好休息才能好好考试。”

    睡眠对考试很重要,但是不能要求孩子提早上床休息,还是应该按照原有的作息规律,否则会影响孩子的睡眠。建议家长这样对孩子说:“昨天你是这个时间睡觉的,今天也可以去睡觉了。”

    家长:“考试的时候千万不要紧张,我们在外面等你的好消息!”

    考试紧张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告诉孩子千万别紧张,孩子潜意识收到的是更多紧张的讯息,建议家长这样对孩子说:“考试紧张是正常的,别的同学也会紧张,让我们一起分担这种紧张吧!”

    ■ 家有考生,自我情绪稳定很重要

    在中考面前,如果父母本身在心理上很难调整好状态,那么孩子也会消耗更多心理能量去应对父母的情绪。所以,家长要以一颗平常心与孩子一起迎接考试,不断化解自己的紧张情绪。调整认知,正确看待中考。认识到考试只是孩子漫长人生路的其中一个环节,孩子的命运并不会由这一次的考试成绩决定,对孩子进行合理期待;不与他人过分攀比,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这样既能改变自己的情绪,又能安抚孩子的心理。

    接受自己的焦虑情绪,大家可以使用情绪着陆法、倾诉宣泄法、注意转移法、运动宣泄法等调节自己的情绪,做一些能舒缓压力的事情,做一个情绪稳定的考生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