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劳动课放到操场上

“萌新”们照料的杨梅成熟啦

长江日报 2024年06月07日

    同学们采摘杨梅分享快乐。

    长江日报讯 “大家不要连枝采摘,这会影响杨梅来年的生长。”6月3日,在青山区武东小学操场上,正在给孩子们上劳动课的王玲老师悉心指导学生们采摘杨梅。

    杨梅树生长在操场边花坛里,属于一(3)班的认养区,采摘的任务自然就落到该班。由于花坛位置不大,全班分组轮流上阵采摘,大家你提醒我,我帮助你,开展“互助采摘”,共享收获的喜悦。班主任冯田恬介绍,由于是低年级,该班认养区分到了三个小花坛,花坛里有杨梅、桂花、石榴等,孩子们每天早上都会轮流给植物浇水、拔草。

    “把劳动课放在操场上,主要是想利用学校现有资源,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培养学生日常劳动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劳动快乐、劳动光荣的价值观。”从如何辨别杨梅是否成熟到如何采摘,从如何清洗杨梅到如何处理被杨梅汁液染色的衣服,为化身“果农”,王玲老师着实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味道酸酸甜甜的,比我家里买的好吃。”吃到亲手采摘、清洗的杨梅,一(3)班张诗琪同学一脸的兴奋。在她的提议下,同学们把劳动成果送给老师和高年级的同学品尝,让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武东小学位于美丽的严西湖畔,校园依山傍水,校内植物种类达120余种。学校除专门开辟花园、果园、菜园三块集体劳动基地外,其余场地全部分给24个班级,作为“认养区”。在本班“认养区”内,除了日常养护植物,各班还可以在老师的组织下集中采摘李子、无花果、柿子、樱桃等水果。

    武东小学校长黄修杰说,操场边上的杨梅树并不高,1200多名师生宁可每天“望梅止渴”也不随意采摘,待成熟集中采摘后再分享给其他班级的老师和同学,从教育角度讲,这既是一堂劳动课,也是一场人生课,是一个从“梅”好到“美”好的过程。

    (郭丽霞 通讯员陈钢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