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区坚持胸怀“小干部干大事业”的豪气,鼓足“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勇气,锚定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奋勇争先。今年1—5月,已完成工业投资44.06亿元,同比增长23.7%。在新的历史起点,新洲区将坚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绘新洲工业经济蓝图。
一是构筑协同产业链。新洲区加快优化空间格局,立足资源禀赋,将发展总格局调整为“双城引领,全区协同”。积极谋划现代产业体系,协同发展优势产业链,筛选出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节能环保、医用防护品(纺织)等重点产业链。围绕链主企业上拓下延,加快推进强链延链补链工作,协同构筑安全韧性的优势产业链。
二是建设产业大平台。持续推进“两个一百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建设,增强产业承载能力,重点推进“1+4”园区的建设。2024年整理开发1.76平方公里工业净地,优化提升1.1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做大做强武汉国家航天基地,全要素打造68.8平方公里的“中国星谷”,加快推动项目主体提速火箭产业园、卫星产业园、磁电产业园形成产业集聚能力,为星箭材产业预留1.6平方公里工业净地。启动建设投资3.3亿元的园区企业服务中心和投资5.33亿元的产业孵化器,完善园区配套能力。以航天基地辐射带动其他重点工业园区建设,差异化在区域双集中重点区域建设邾城城北工业园、汪集工业园、佳海问津大健康产业园和问津新城产业园,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三是聚焦链主精准招商。1—5月,已签约项目223.41亿元。其中引进10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个,引进5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个。用好2024年“中国航天日”活动成果,重点跟踪航空航天上下游31家重要企业,航天科工供应链138家上下游企业,打造国内最具研产实力和行业资源的“千亿级生态圈”。以金控集团为龙头,借助全国百家粮油头部企业代表走进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活动为契机,重点跟踪71家上下游企业,推进重点粮食物流企业加快落户。以武船重工为引领,重点跟踪550家上下游企业,打造船舶制造和海洋装备千亿产业集群。以食品加工、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为主,以德展健康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为龙头,打造大健康千亿产业集聚地。目前,新洲区在谈项目105个,95%以上为主导产业项目。
四是谋划产城新融合。立足本地城市化演进趋势和产业基础,明确城镇和产业“双集中”发展路径,引导产业向城区中心集中和产业园区集聚,推动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互促共进。突破性建设双柳新城,拉开现代化航天新城格局。加快建设10.52平方公里产城融合区,建设科创办公楼、商业服务等配套设施。以航天科技引领数字园区建设,布局推进5G、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打造智慧城管、智慧公交、智慧路灯等场景。聚焦智能制造、大健康产业集群,统筹推进问津新城发展,高标准建设问津新城;立足差异化定位、规模化集群目标,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做强汪集特色汤食文化产业园、做强辛冲街建筑品牌、加快建设旧街街问津茶苑等,夯实中心城镇工业经济发展根基,持续增强中心城镇产业承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