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不是鸦片而更像糖

长江日报 2024年07月09日

    又到了暑假跟孩子朝夕相处(斗智斗勇)的时间,你会跟游戏原住民讨论关于游戏的素养吗?科技产品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工具,如果一味强调“业精于勤荒于嬉”不让孩子接触网络和游戏,可能就像狩猎时代不许孩子玩石头和飞镖一样荒谬吧。

    按照学者孙静的分类法,大部分家长是游戏难民或游戏窥视者,前者拒绝任何形式的游戏体验,还为游戏贴上“玩物丧志”等标签;后者态度较为缓和,他们偶尔玩些简单的游戏,但不会投入过多时间和精力。

    北师大传媒学院何威教授做过一个统计,他分析了数十年来一份权威报纸上和游戏有关的1700篇报道,从1989年任天堂红白机进入中国市场,到2001年电脑游戏和索尼PS2次世代主机兴起的十几年里,没有一篇报道是正面的,不是“精神鸦片”说,就是讨论游戏引起的治安管理问题。从2012年开始,中国游戏产业走向了成熟,主流媒体的报道转向了更公允的“产业经济”和“文娱新方式”的视角。近五年的报道里,负面结论下降到了13%。

    回到家长身份,我们看到因沉迷游戏而引发严重问题的孩子而痛心,但病根并不在网络和游戏,而是在“沉迷”,推荐阅读孙静的《嬉游志》,提升游戏素养。

    现在的杰出游戏,已经集成了文学、影视、美术和音乐创作的精华。它们不是鸦片而更像糖。在可以接受的剂量范围里,我们是需要一点儿糖的。

    王永芳